|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11 00:08: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①②题。(7分)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①,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①飚(biāo)风:暴风。②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③思:悲。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安,无计摆脱。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 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人以萧疏之感。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见消瘦,衣带渐宽。
| ②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小题1: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①,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②。 【注】①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②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往南,而不北往。 小题1: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的景象?(3分) 小题2:“青山遮不住”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3分) 小题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张翰传》:,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
1.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 ?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____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留别吴白楼①
(明)边贡
亭外潮生人欲去。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
三板轻船频唤渡。秋水疏杨,欲折丝千缕。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
注:①是作者的友人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
⑴简析“三板轻船频唤渡”中“频”字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时重话巴山雨”一句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