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11-11 00:19: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小题3: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6: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参考答案:
小题1: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2:登东皋以舒啸
小题3: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4: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小题6:茕茕孑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皋”“啸”“凝”“期”“茕”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茕茕孑立,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__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青春作伴好还乡
(4)徘徊于斗牛之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2)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3)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
(4)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__,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_________。
(5)别君去兮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
(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为谁生?
(7)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参考答案:(1)白云一片去悠悠
(2)吴楚东南坼
(3)月涌大江流
(4)恍惊起而长嗟;失向来之烟霞。
(5)且放白鹿青崖间
(6)念桥边红药
(7)逸豫可以亡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官赋》)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 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3)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参考答案:(1)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2)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3)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4)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弗罗洛与甘果瓦商量怎样使爱斯梅拉达逃过司法机构把她绞死的命运。为了报答之前爱斯梅拉达救命之恩,甘果瓦主动要求跟爱斯梅拉达交换身份代替她绞死,还想出一个计划,即叫“奇迹王国”的乞丐们到教堂进行突袭。(《巴黎圣母院》)
B.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荣宁两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凤姐却治理得有条有理,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赞誉。(《红楼梦》)
C.副主教借助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从圣母院里骗出来,把她拉到广场上,指着绞刑架,冷冷地对她说:“在我和它之间抉择吧。”她挣脱他的手,一下子扑倒在绞刑架下,说绞刑架让她厌恶的程度还远不如他。(《巴黎圣母院》)
D.贾琏借凤姐照顾生病的女儿之际,与府中浪荡媳妇“多姑娘儿”厮混在一起。平儿为其收拾铺盖时,从枕套中抖出一缕青丝,恰逢凤姐进屋,问及此事,平儿当场就揭发了贾琏,致使两人发生争吵。(《红楼梦》)
E.伽西莫多发现小室里的埃及姑娘不见了,他在教堂上下到处寻找,恰在此刻,御前弓手进入圣母院搜捕埃及姑娘。伽西莫多给他们带路,可怜的聋子,还以为埃及姑娘的敌人是流浪汉。(《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