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五)
2017-11-11 00:32: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题。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下面文句中加粗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足为外人道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下面文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B.则群聚而笑之?顺风而呼 C.句读之不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吾师道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⑤用心一也?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③⑤⑥⑧ 4.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对下列句子当中加粗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从而师之?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小学而大遗? ⑧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④∕②⑤⑧∕⑥⑦? 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6.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题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 ②亡去不义( )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④固不如也( ) ⑤秦时与臣游( ) 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 ⑦不如因善遇之( ) ⑧且为之奈何(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8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徒留无所施徒:徒然,白白地 B.却与小姑别却:但,然而 C.自可断来信信:音信,消息 D.始适还家门适:刚刚
小题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全都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 A.昼夜勤作息蹑履相逢迎 B.本自无教训可怜体无比 C.不堪母驱使我有亲父兄 D.好自相扶将勤心养公姥
| 小题3:下列“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及时相遣归 B.儿已薄禄相 C.好自相扶将 D.不得便相许
|
小题4:下列对第二段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此段列举“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来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B.此段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从而达到了盛赞刘兰芝才艺的效果。
C.此段按时间顺序来写,是为了突出刘兰芝家对她的教育循序渐进,很有整体规划。
D.此段中罗列的数字是互文,这是一种交叉的表述,只是表示兰芝富有教养,并不是指具体才艺的学习年限。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掘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予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伸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令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节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
【注】①蠲: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 ?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
D.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5、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两题。(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寿之志三国也,纪 魏 而 传 吴 蜀 夫 三 国 鼎 立 称 帝 魏 之 不 能 有 吴 蜀 犹 吴 蜀 之 不 能 有 魏 也 寿 独 以 帝 当 魏 而 以 臣 视 吴 蜀 吴 蜀 于 魏 何 有 而 然 哉 此 寿 之 失 也。噫!固讥迁失,而固亦未为得;晔讥固失,而晔益甚,至寿复尔。史之才诚难矣!后之史宜以是为鉴,无徒讥之也。
(节选自苏洵《史论》)
小题2: 除了司马迁、班固,请写出文段中提及的另外两位史学家的姓名。(2分)
小题3: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洵的史评结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