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11-11 00:35: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语言运用题  为下列这条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今年8月1日,广西桂林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不慎走失,她的四个儿子放下手头工作四处寻觅已达两月有余。自9月17起,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征集“桂林失踪母亲”的有关线索。10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中破天荒地播发了一条“寻人启事”。在重阳前夕,这一非常举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有关事迹的层层披露,在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及微博意见领袖们的努力下,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等携手5400万微博网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帮助孝子寻找走失母亲的爱心接力。


参考答案:央视(或“《新闻联播》”)首播寻人启事,网友微博爱心接力(超出字数扣1分。共4分)


本题解析:概括新闻时,先看清新闻的结构,本条新闻是一段,没有导语,所以要从全段当中提炼出来,而且要具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本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⑤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必须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则在网上流传的某政府机关发布的招聘微博。对此形式,有人拍手叫好,争相转帖,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你从语言风格及效果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4分)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了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张娜拉、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外宣人员6名,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


参考答案:(4分)我支持这种形式的招聘微博。这则微博使用“淘宝体”,亲切幽默,生动活泼,一改政府严肃的面孔,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2分)同时,微博以到明星的家乡工作来吸引年轻人,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并产生共鸣。(2分)
我反对使用这种形式的招聘微博。这则微博使用“淘宝体”让人觉得太过调侃。政府机关的通知、公告是一种严肃的事情,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和公文文体,否则就会有失权威性。(2分)而且在微博招聘中出现多位韩国明星的名字,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引导青年人追星的误区。(2分)


本题解析: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写出材料的语言风格特点,然后根据微博发布者政府机关的身份,来分析这种语言风格是否能达到的满意的效果。如支持,可从这种风格有利于拉近政府与公众距离角度答题;如反对, 可从政府通知公告的严肃性角度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具告以事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亚父者,范增也
D.大王来何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需要逐项分析、判断,例句是定语后置句,与B项通同;A状语后置;C判断句;D宾语前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青花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
A.②⑥⑤③④①
B.③⑥①④⑤②
C.②③④①⑥⑤
D.③⑥⑤②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新诗鉴赏辞典》序言(节选)公木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它是既多曲折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继承与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文中的三个比喻①“九曲黄河”、②“黄河之水天上来”、③“奔流到海不复回”,分别比喻什么?
答: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②新诗继承与发展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传统;③新诗汇入了“世界文学”的汪洋。


本题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考查的还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把握比喻的构成,找出本体但是关键,如①对应的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一道长流”这句话,且句中有比喻词“好像”,但本体是“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还是“民族传统”?就需要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形上加以区分了,通过比较可得出:奔流的九曲黄河还是跟传承的民族传统能够更好地对应,即可确定答案,其他两个也是如此。①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②新诗继承与发展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传统;③新诗汇入了“世界文学”的汪洋。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