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南辕北辙)。
D.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段学生作文的原稿和老师的修改稿。文章记叙了“我”和外公之间的真挚感情:外公和“我”嬉戏,外公送给“我”石榴树的种子,和“我”一起种树、浇水、施肥,外公生病去世。老师对该作文的标题和结尾进行了修改。请你比较原作和老师的修改稿,并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老师这样修改的理由。(4分)
?
| ?原稿
| ?修改稿
|
标题
| 我和外公?
| 石榴树
|
? 结尾
| 今年初夏的一天——外公的忌日,我回到了外婆家,见到熟悉的一切,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亲爱的外公,想起了外公对我的关心。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眼婆娑。亲爱的外公,你还好吗??
| 今年初夏的一天——外公的忌日,我回到了外婆家,看着那棵枝繁叶茂、红星点点的石榴树,我记忆的闸门刹那被打开:外公慈祥的笑容,外公询问“我” 学习的情形,又红又大的石榴……
|
答:(1)标题修改的理由:
(2)结尾修改的理由:
3、语言运用题 请你描述能体现出四川的地方文化特色的一个场景或一组画面。要求:至少使用
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60字。(5分)
4、单选题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林语堂,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学者。著有《京华烟云》《红牡丹》《啼笑皆非》《无所不谈》等作品,他的《动人的北平》是一篇名文佳作,因其对北平爱之深、感之切,故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入心中,荟萃于笔端。
B.以小见大”是指散文中一个常使用的角度:小处着墨,大处着眼,这充分体现了散文“大中取小,因小显大”的特点。梁遇春的《吻火》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手法。我们阅读现代散文,常常遇到“实”和“虚”的问题。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
C.《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就就“时间”这一既平常又深奥的话题展开讨论,表明世人对时间的种种态度。作者周涛,当代著名诗人、作家,著有诗《神马》,散文《稀世之鸟》等,曾获第一届全国新诗奖。
D.余姚有河姆渡文化遗址,有被国际陶瓷学术界称为举世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的越窑所在地——上林湖;余姚还产生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著名历史人物,余秋雨就生长在这样一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务虚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
5、单选题 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②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③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⑤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⑥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