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3-15 14:14:09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
  注①: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这是一首咏桂花的词。上片的一、二两句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摹桂花的?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是从光辉(暗、淡)、颜色(轻黄)、体态(柔)、香气四个方面来描摹的。(如从“色泽”和“香气”两方面来阐释,亦可)
2、拟人、对比(或反衬)。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如联系作者,谈到超凡脱俗的品格亦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哭晁卿衡①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京,征帆一片绕蓬壶②。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③。
注①李白的日本朋友,名晁衡。②蓬壶,指传说中的蓬莱仙岛。③苍梧,山名,在淮安府东北海中。
诗题中的“哭”字,显现了诗人对失去好友的深切悲痛。这样的感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诗人在第三、四句中运用比兴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好友的无限怀念之情。第三句以“明月”比晁衡,流露出对品德高洁的好友不幸遇难的无限惋惜;
第四句又用拟人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含蓄深沉,悲剧气氛浓郁,令人回味无穷。(总说2分,第三句以比喻表惋惜2分,第四句以拟人寓悲情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呦呦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8)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参考答案:
(1)粪土当年万户侯?(2)隰则有泮?
(3)鼓瑟吹笙?(4)鸡鸣桑树颠
(5)所以游目骋怀?(6)举匏樽以相属?
(7)长路漫浩浩?(8)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意对即可)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枕上述梦?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褠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②死堪羞。
注解:①褠(gōu):直袖单衣。②床箦(zé):床席。
(1)请概述本诗首联中“渔舟”意象的意蕴。
(2)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诗颈联“急”、“开”两字的表达效果。
(3)请具体说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渔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含有退隐江湖的意思(1分),在本诗中表达了作者闲居在家、郁不得志的情怀(2分)。
(2)“急”既写出了边塞大雪纷飞的情景(1分),也点明烽火连传的危急战事(1分);“开”则有云开日出之意(1分),写出经过奋战后边关安定之景(1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驰骋战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