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
?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_______
?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参考答案:(1)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山原旷其盈视,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早岁那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洲渡 镜中衰鬓已先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__,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6)__________,控蛮荆而引瓯越。 ?(王勃《滕王阁序》)
(7)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 ?(杜甫《蜀相》)
(8)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9)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10)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11)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而在己为有悔。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2)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1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参考答案:(1)彼竭我盈
(2)风乎舞雩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无以终余年
(5)放浪形骸之外
(6)襟三江而带五湖
(7)长使英雄泪满襟
(8)星垂平野阔
(9)术业有专攻
(10)奈何取之尽锱铢
(11)于人为可讥
(12)出师一表真名世
(13)粪土当年万户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下面有关名著中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各是指的谁?
(1)只见他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长坂桥上,厉声大喝,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2)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3)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
(4)他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他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
(5)她却又把身子欠起,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回首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
参考答案:(1)张飞
(2)葛朗台
(3)桑提亚哥
(4)阿Q
(5)林黛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论语》)
(2)______________,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登高而招,______________,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1)任蘑而道远 死而后已
(2)小知小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
(3)臂非加长也 而闻者彰
(4)监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此事结局如何?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2)觉慧看到这个家的无数罪恶,特别是鸣凤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一切了。他要出走,却遭到长辈们的一致反对。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要自己争取幸福。最后,他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
(3)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替亡父还债,选择去印度经商.却缺少盘缠。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
(4)爱斯美拉达被伽西莫多救到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决她死刑。这激起了巴黎流浪人的愤怒,因此他们深夜攻打圣母院要搭救她。伽西莫多不明真相,在教堂里奋勇抵抗。克洛德趁乱骗出爱斯美拉达。国王下令镇压流浪人,致使圣母院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