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九)
2019-03-15 14:22:10 【

1、多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磐》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E.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



2、语言运用题    《吕氏春秋·察传》讲述了一个《三豕涉河》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如下,请结合你对《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理解,借助王安石的一个观点,来阐述这个故事的道理。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3:?,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小题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5:?,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小题6:?,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7:??;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范增论》)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知来者之可追。
(2)?,风飘飘而吹衣。
(3)云无心以出岫,?
(4)悦亲戚之情话,?
(5)木欣欣以向荣,?
(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7)??;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9)?,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1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4)?,形影相吊。
(15)臣生当陨首,?



5、多选题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边城》中的天保在碾坊与渡船之间毅然放弃了碾坊而选择了渡船,这就和都市人世俗的爱情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展现了沈从文对人性美好的孜孜探求。?
B.《家》里的三个青年女子中,鸣凤和梅都不能得其所爱,瑞珏则不能终其所爱。她们的悲剧,都直接间接与高老太爷有关,但根源还在于罪恶的封建制度。
C.《女神》中《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登临》《白光》《心灯》等作品热烈而并不强悍,奔放而并不狂暴,它们形成了另一种风格:高昂明朗。
D.《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程度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E.哈姆雷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