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A.苏子愀然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B.侣鱼虾而友麇鹿不敢言而敢怒 C.而卒莫消长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哀吾生之须臾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因而妙达钟律.遍l八音。造玉磬以献于齐。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定乐,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日:“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奉诏,遂造诸乐器。
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数诣公卿怨望。苏威因诘宝常。所为何所传受。有一沙门谓宝常曰:“上雅好符瑞,有言征祥者,上皆悦之,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云是佛家菩萨所传音律,则上必悦。先生所为,可以行矣。”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日:“胡僧所传,乃是四夷之乐,非中国所宜行也。”其事竟寝。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人问其故,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时四海全盛,闻其言者皆谓为不然。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选自《隋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尝与人方食尝:尝试
B.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率:一概,都
C.皆附之而短宝常短:说坏话
D.其事竞寝寝:停止不用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万宝常音乐才能的一组是
(1)妙达钟律,遍工八音
(2)宫商毕备,谐于丝竹
(3)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4)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
(5)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
(6)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A.(1)(2)
B.(3)(5)
C.(4)(6)
D.(2)(5)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万宝常曾和别人吃饭时,谈起了音乐,当时手头没有乐器,他就用筷子敲击手边的餐具和各种杂物,奏出的音乐,其和谐动听不亚于一支丝竹俱全的乐队,使大家十分赞赏。
B.隋文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修定了宫廷中的乐谱和有关音乐礼仪的规章制度,文帝召见宝常,问他郑译修订的音乐如何,宝常说那音乐是亡国之音,并极力反对。
C.万宝常创作的乐曲,旋律十分清新淡雅,他的大部分乐曲都流行开来。他认为太常所演奏的音乐哀伤淫糜,预示着天下不久就要大乱。后果然如此。
D.万宝常出身于地位低贱的乐户,一生不得志。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受到权势派的压抑,不得为世所用,他本人也就在病饿中离开人世。其大部分著作也因疾愤而付之一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救陈,军于城父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病:痛苦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今君乃亡赵走燕
C.而不能为容吾属今为之虏
D.人之不我信也夫道之不修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