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的思想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体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诗歌鉴赏题:(5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小题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分)
小题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高洁;志向远大?(答超凡脱俗,清高或心忧天下均可)
小题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或者比兴、象征)1分
分析:以凤凰自喻,(或者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结合后面的几句及作者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为“高洁”。
小题1: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可以回答托物言志、象征、比兴其中的一种,这也是“咏怀”诗歌的总的特点。至于情感,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回答问题。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请用简练的语言欣赏本诗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题目为送,但无半言送别之情;三四句对比,用错觉表达出对荆轲的赞美和自己的激愤
本题解析:“构思”即结构,行文思路。“昔时”与“今日”是明显的对比手法。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诗305篇。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从手法上分有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B.《离骚》是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C.毛泽东诗句“唐宗宋祖略逊风骚”中的“风骚” 是“文采、才情”之意。其实它分别源于《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风、骚”还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南朝的《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简述《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4分)
参考答案:秋天,雨后的夜晚,明月静静地照在松林(静),“清泉石上流”的“流”,“竹喧归浣女”的“喧”,“莲动下渔舟”的“动”、“下”(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意盎然,画中有情,情寄山水,诗情画意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融为一体。
本题解析: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他这类题材的诗,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成就。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山居秋暝”,听来多么地宁静安逸,细读之后即可浮现出一幅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等几个悠然意向;冠以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基调,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副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写景生动而富有情趣,意境空灵清幽,韵味无穷。
点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的最大特点,本题通过考查诗人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对著名诗人的诗歌特色有所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