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15:09:10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将下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台湾当局_________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62届联大议程,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 ②中国历史悠久,一些旧的观念在有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在今天这个转型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开始_________如何转换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 ③王瑶先生为《中古文学史论》撰写《自序》时提及:“在属稿期间,每一篇写成后,我都先请朱佩弦老师过目,得到的启示和指正非常多。已故的闻一多老师,也曾给过我不少的_________。” A.唆使捉摸教正 B.支使琢磨校正 C.支使捉摸校正 D.唆使琢磨教正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唆使: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支使:命令人做事。捉摸:猜测,预料。琢磨:思索,考虑。教正:指教改正。校正:校对订正。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刊文《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指出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成本,我们正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 D.尽管校方极言红绿领巾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差学生,也并非歧视,但这种“戴绿争红”的制度设计,本身就预设了这样的等级化语境——戴红者佳,戴绿者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去掉冒号或将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庸武侠名作《雪山飞狐》出现在最近新课改后的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这种变化再次引发了“金庸能否入教材”。 B.刘翔到底有多火?他的裤子碎片给出了答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夺金之后,刘翔的裤子刚刚被抛上看台,就被观众们抢成了碎片。 C.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认真的审议,学术委员会最后采纳了两个青年教师的建议,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D.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参考答案:B项。
本题解析:A缺宾语,引发。。。。。。争论;C项歧义,“两个”是修饰“青年教师”还是修饰“建议”不明确;D项语序不当,应为羡慕、崇敬、膜拜。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哪里会想到,出版一本译作需要那么多人的努力才能面世。 B.北方联盟是否进军喀布尔,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是否达成一致以及塔利班必须妥协。 C.1979年6月,中方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D.最近,“被就业”成为新流行语。有大学生说,自己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写着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句式杂糅。“出版”“面世”留其一。B.两面对一面。“是否”,“取决于”。D搭配不当。“写着”不能和“公章”搭配。 点评: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先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再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接下来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最后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