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七)
2019-03-15 15:16:52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蚓无爪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小题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小题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其他题  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名句。(每小题1分,共10分)
小题1:念去去,??。(柳永《雨霖铃》)
小题2: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3:??,归去,?。(苏轼《定风波》)
小题4:??,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小题5: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6:??,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7:《望海潮》中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
小题8:雨铃霖》中“????”往往作为婉约派词的代表性句子。
小题9: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里,包含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要效仿当年霍去病的赫赫武功,最终落得大败而归”这个典故的几句是:
???
小题10:南宋词人张辑在《疏帘淡月·秋思》中写道:“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在李清照的《声声慢》里,与之意境相似的那几句是:
???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云气,负青天。(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作答)(3分)
(1)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韩愈《师说》)
(2)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逝者如斯,??,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5)?,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文学名著的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老头是个面条商,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很想通过女儿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但在他病人膏肓之时,连女儿也抛弃了他。他几个女儿的婚姻表现出了金钱的“魔力”,也不无讽刺意味地表现了当时新老贵族之间的矛盾。(《高老头》)
B.大学生加尔拉斯里装扮成“白月骑士”与堂吉诃德决斗,堂吉诃德败北后不得不服从命令,带领加尔拉斯里开始了新的游侠活动。后来他一病不起,临终承认自己不是骑士堂吉诃德,而是善人吉哈诺。(《堂吉诃德》)
C.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不仅稳定了根据地,同时占领了益州,夺取了汉中,又得到马超、黄忠等大将,势力不断壮大,并进位为“汉中王”。后曹操用司马懿之计,挑起孙吴和刘蜀的矛盾。(《三国演义》)
D.大卫是个遗腹子,后来,母亲改嫁,大卫受尽虐待,只有女仆始终在保护他,使他体会到人间温情。母亲死后,大卫被迫当了童工,在姨婆的培养下,他刻苦上进,终于成才。(《大卫·科波菲尔》)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