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麦收以后,别的地都播种完了,就剩下这块地。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呢,村民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1861年以后,慈禧曾经在此“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控制朝政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曾国藩、李鸿章等,并勾结“洋枪队”,疯狂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佳句,“木叶”这一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突出地成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D.这次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一千元,高二年级捐了九百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一千八百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村民”前逗号改为问号,C第一个句号置于前面后引号内,D“同学”前用句号。)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这情景当然也可以包括夫妻和情人。
B.“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一切讲究效率的工业社会,这种闲逸之情简直是一大浪费。
C.卡莱尔说:“语言属于时间,静默属于永恒。”可惜这妙念也要言诠。
D.可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毕竟愈来愈快,无所为的闲谈,雅谈,清谈,忘机之谈几乎是不可能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闲谈”“雅谈”“清谈”“忘机之谈”是词语之间的停顿,应该用顿号。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百年老店,20岁亦正当青春;而20年青春岁月的雪泥鸿爪,又分明成为指向百年大道的路标。
B.升学考试后,“谢师宴”再度引起媒体关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榜上有名,老师劳苦功高,摆“谢师宴”感谢老师,对表达情谊很有必要。
C.文言和古白话也并非秋毫无犯,毫不相干,古白话中就包含有文言成分,文言中也吸收了许多古白话成分。
D.其实,苦难面前,殒身不恤并不是真正的勇者所为,相反,这说明其丧失了直面苦难的勇气,丧失了应对苦难的智慧,丧失了与苦难周旋的毅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这里用错对象,可改为“井水不犯河水”。A.雪泥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B.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劳很大,多用以慰问和赞颂别人。D.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也许,人是大自然中最为伟大的秘密,是最为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小宇宙”,因而,“认识自我”也是世上最大的难题。
B.但是不久,另一种(狂热的终身不变的对托尔斯泰的爱好)热情替代了对这位英国伟人(莎士比亚)的迷恋。
C.1930年,上海《科学》杂志第二期刊登了一篇华罗庚的署名文章,题目是“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
D.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内括号的位置有误,应该是“另一种热情(狂热的终身不变的对托尔斯泰的爱好)”。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C.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D.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数学原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可是啊”前应用分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