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标点符号的使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15:25:11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麦收以后,别的地都播种完了,就剩下这块地。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呢,村民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1861年以后,慈禧曾经在此“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控制朝政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曾国藩、李鸿章等,并勾结“洋枪队”,疯狂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佳句,“木叶”这一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突出地成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D.这次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一千元,高二年级捐了九百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一千八百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村民”前逗号改为问号,C第一个句号置于前面后引号内,D“同学”前用句号。)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这情景当然也可以包括夫妻和情人。
B.“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一切讲究效率的工业社会,这种闲逸之情简直是一大浪费。
C.卡莱尔说:“语言属于时间,静默属于永恒。”可惜这妙念也要言诠。
D.可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毕竟愈来愈快,无所为的闲谈,雅谈,清谈,忘机之谈几乎是不可能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闲谈”“雅谈”“清谈”“忘机之谈”是词语之间的停顿,应该用顿号。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百年老店,20岁亦正当青春;而20年青春岁月的雪泥鸿爪,又分明成为指向百年大道的路标。
B.升学考试后,“谢师宴”再度引起媒体关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榜上有名,老师劳苦功高,摆“谢师宴”感谢老师,对表达情谊很有必要。
C.文言和古白话也并非秋毫无犯,毫不相干,古白话中就包含有文言成分,文言中也吸收了许多古白话成分。
D.其实,苦难面前,殒身不恤并不是真正的勇者所为,相反,这说明其丧失了直面苦难的勇气,丧失了应对苦难的智慧,丧失了与苦难周旋的毅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这里用错对象,可改为“井水不犯河水”。A.雪泥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B.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劳很大,多用以慰问和赞颂别人。D.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也许,人是大自然中最为伟大的秘密,是最为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小宇宙”,因而,“认识自我”也是世上最大的难题。
B.但是不久,另一种(狂热的终身不变的对托尔斯泰的爱好)热情替代了对这位英国伟人(莎士比亚)的迷恋。
C.1930年,上海《科学》杂志第二期刊登了一篇华罗庚的署名文章,题目是“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
D.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内括号的位置有误,应该是“另一种热情(狂热的终身不变的对托尔斯泰的爱好)”。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C.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D.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数学原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可是啊”前应用分号。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