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5 15:27:41 【

1、单选题  选出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C.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D.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C项的顿号去掉,D项中第三 四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一家饭店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这副对联意在强调
[? ]
A.现代人争名夺利,沉迷于物
B.人们生活艰辛,幸福来之不易
C.现代人应该适当放慢生活节奏
D.人们应劳逸结合,会享受生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出内容要点。(不超过30字)
  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PMIO(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微米)组成中,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粒径≤2.5微米)平均占到50%-80%。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通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PM2.5粒径更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寿命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是导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凶手。当吸入之后,PM2.5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属于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日、美、印、欧盟等都已陆续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我国的相关监治举措也已提上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PM2.5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在我国的状况和监治前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据报道,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造成的。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D.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