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雨叹
(唐)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小题1:前四句运用了?和?手法描写决明的形象。(2分)
小题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哪些深切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对比、比喻(对偶)
小题1:①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像决明那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②颈联传达出对富有才华,却遭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心,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命运的结局的同情与哀叹。③尾联表现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即给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秋烂死和颜色鲜是对比。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句式较为工整,为对偶。
小题1:诗书文字之美,意象之璀璨,亦若“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无比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堂上”这一溢着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也只“空”,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头发的白色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决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没蕃①故人
张籍
前年戍月支②,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①蕃:指少数民族政权。
②月支:汉代以来西域古国,此处指吐蕃。
小题1: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小题2:《初白庵诗评》评价本诗的尾联“结意深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颈联描绘了战后的残酷场景(1分),全军战败后,遗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战马还识得残破的军旗(1分)。营造了孤独、悲凉的氛围(1分),为下文抒情铺垫(1分)。
小题2:尾联与题目照应,是全诗主题所在(2分)。“我”有心祭奠你,又疑心你尚活在人间,此时只有遥望天涯而哭(2分)。尾联隐寓了作者对故人逃过劫难的希望和对残酷战争的痛恨与控诉(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关于诗歌中的意境类的题目,答这类题,首先是描述所给诗句的画面。颈联“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一句形象描写战场的情景,全军战败后,遗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战马还识得残破的军旗;其次是概括画面的特点,“无人”“归马”可看出孤独、悲凉的氛围。作用的回答,应从内容与结构上来回答,内容上与前一小问有交叉的地方,结构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小题2:试题分析:对诗句的赏析,应着眼于手法与表达效果这两个方面。从手法上看,尾联与题目相照应。在表达效果的表述时,要围绕“深惨”这一中心。这里包含两点,一是结意深,二是结意的悲惨。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7分)
[双调] 殿前欢?爱山亭上
张可久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搘[注]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注:搘,zhī,同“支”,支撑。
①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写了作者登临爱山亭,游赏到一片富有生趣、烂漫可爱的自然美景。
B.前二句景象清新明快,透露出了诗人登临爱山亭之勤,心情之闲适愉悦。
C.“倒持手版搘颐看”流露出诗人摆脱宦务,得以自由自在的“偷闲”之乐。
D.“松风”三句形象鲜明,想象丰富,“寒”“烂”二字却增添了凄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