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郑谷的《菊》一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用了什么手法
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2013·德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孤 雁
崔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 ①崔涂:一生客游巴、蜀、湘、鄂、秦、陇等地。②矰(zēnɡ):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小题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整体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①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①畎(quǎn),田间小沟。
(1)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小题1:本诗第一联那些词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急?请具体分析。(4分)
小题2:诗中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小桃红
寄鉴湖诸友?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①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②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③。
注:①平山:即平山堂。 ②锦云:本指彩云,此处借指缤纷的荷花。 ③沧浪:本指水清色,此处暗用《楚辞·渔父》“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1)“不似”一词在曲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展现了什么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