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5 15:44:21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的《陈情表》选自《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原题作《陈情事表》,后简称为《陈情表》。
B.江西的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坚持科学的语文观,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以纲(教纲和考纲)为纲、以本(教材,即课本)为本的操作依据。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他所著的《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传统结构,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为其中的第四本第三折。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C.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喜剧《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这四部悲剧就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3、单选题  选出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吉(tì)
B.时间(shà)
C.息(zhì)?
D.缩(sè)?
望(liào)
(miù)?
(nüè)
(chì)?
罩(lǒng)
冥冥(mín)
(qíng)
(tíng)?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重庆市政府召开了有67名乘客、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等方面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地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收到了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B.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C.改革开放30年来,无数中国人目睹了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对未来充满信心。
D.在奥运会举办期间限制机动车出行,是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通常做法,北京为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而采取限行措施并非没有先例。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被誉为天作之合的宋祖英、周杰伦的“英伦合唱”,成了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最终并未获得一等奖,当然没有“牛”过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
B.在名牌产品石家庄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不少婴儿食用后罹患肾结石后,一些奶制品也先后被检查出含有三聚氰胺有害物,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千载一时。
C.陈凯歌执导的传记巨片《梅兰芳》,在“行程万里,历时7个月零10天”的拍摄后,已于2月底正式杀青,之后,成为了第59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唯一华语片。
D.全球肆虐蔓延的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其爆发的根源是美国整体经济制度的严重病症和经济体制的致命缺陷而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