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2019-03-15 15:58:53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
A.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渐消退,仅时隔半年,萎靡不振的加工制造业回暖,而且势头越来越明显,企业急需加招人手,但部分企业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只说不练)
B.在现代保守秘密是天大的难事,而诺贝尔奖“秘密选举”的传统却完美保留,甚至能做到“不到火候不揭锅”,神秘色彩与瑞典王室的参与,是诺贝尔奖影响力始终不衰的重要因素。(三缄其口)
C.在现场3万多观众近乎狂热的欢呼声中,刘翔以13秒75的成绩跟在纪伟后面“颠”过终点,以小组第二身份进入决赛。场内刘翔“稳坐钓鱼船”,但场外媒体记者对刘翔的追逐战今天已经有了极浓的火药味。(慢条斯理)
D.清晨的大雨中,为保障全运会期间交通路口的安全通畅,济南交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冒雨值勤,过往的汽车驾驶员和市民都被雨中指挥交通的交警深深震动,对交警产生了敬仰之情。(恪尽职守)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划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不超过15字。(5分)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①?,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自我剖析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②?他又习惯于这种淡泊和静定。?③?,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但正是这种灾难,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今往来许多大家一样,?④?。幸好,他还年轻。中国历史上,?⑤?,换言之,他们虽在灾难之后获得成熟,但已过了美好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
?
??。



3、语言运用题  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6分)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阅读数量
人数
所占比例
0首
28
14%
10首以内
102
51%
10—20首
64
32%
20首以上
6
3%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
问题选项
人数
所占比例
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
53
26.5%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
22
11%
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32
16%
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75
37.5%
毫无价值
85
42.5%
 
【小题1】现状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小题2】原因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4、语言运用题  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4分)



5、语言运用题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个性化医疗”下定义(3分)
①个性化医疗是一种更加个性化、准确的治疗方案。
②个性化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③这种治疗方案在诊断阶段就明晰患者基因。
④这种治疗方案给患者明确服用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时间。
答:??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