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语言和说话有什么不同?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书面语言,说话是口头语言。
B.说话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语言则不必遵循。
C.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是说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们之间是范围大小的不同。
D.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而说话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31题。
赵咨,字文楚,东部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嘉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大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也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迎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儿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朗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就:到任。
B.诏书切让?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干:干预。
26.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父畅,为博士。
B.咨恐母惊惧。
C.居贫,朝夕无储。
D.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咨乃谢病去?②因请为设食.谢曰
B.①令敦煌曹皓?②欲令速朽
C.①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②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D.①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②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
28.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元储,也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2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30.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DACBC
本题解析:25.D(干:冒犯)26.A(博士:古,传授经学的学官;今,学位的最高一级)27.C(A项谢①动词,告辞。②动词,道歉。B项令①名词,县令。②动词,让,使。C项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被”。D项与①动词,参与。②介词,跟)28.B(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29.C(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威望)30(1)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你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1)两个分句,说了两个人物的行动,前者是盗贼“奔去”,后者是赵咨追之与物。①“视事”即任职。“自乞”即自己乞求免职)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起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荐为孝廉,他都不到任。
延嘉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慕、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饰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孙种田糊口。
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道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
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薄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了”于是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起咨之后,辞职回家。赵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
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奉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往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来风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凡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抵、萧建让其领会起咨的临终道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见臣列观(guān,建筑物的一种)
礼节甚倨(jù,傲慢)
B.臣请就汤镬(huò,大锅)
欲毋(wú,不要)行
C.乃使其从者衣(yī,衣服)褐
相如虽驽(nú,愚劣,无能)
D.肉袒(tǎn,露)伏斧质
舍相如广成传(chuán,招待宾客的馆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参考答案: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本题解析:(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若断为“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 “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亦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盖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也。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边俗尚勇力,而延以气闻。
及王郎起,延与吴汉同谋归光武。光武即位,以延为虎牙将军。
建武二年,更封安平侯。遣南击敖仓,转攻酸枣、封丘,皆拔。其夏,督马武、刘隆、马成、王霸等南伐刘永,围永于睢阳。数月,尽收野麦,夜梯其城入。永惊惧,引兵走出东门,延追击,大破之。永弃军走谯,延进攻,拔薛,斩其鲁郡太守,又破永沛郡太守,斩之。永将苏茂、佼强、周建等三万余人救永,共攻延,延与战于沛西,大破之。永军乱,遁没溺死者大半。永弃城走湖陵,苏茂奔广乐。
三年,睢阳复反城迎刘永,延复率诸将围之百日,收其野谷。永乏食,突走,延追击,尽得辎重。永为其将所杀,永弟防举城降。
四年春,延又击苏茂、周建于蕲,进与董宪战留下,皆破之。因率平狄将军庞萌攻西防,拔之。复追败周建、苏茂于彭城,茂、建亡奔董宪,董宪将贲休举兰陵城降。宪闻之,自郯围休。时,延及庞萌在楚,请往救之。帝敕曰:“可直往捣郯,则兰陵必自解。”延等以贲休城危,遂先赴之。宪逆战而阳败,延等逐退,因拔围入城。明日,宪大出兵合围,延等惧,遽出突走,因往攻郯。帝让之曰:“间欲先赴郯者,以其不意故耳。今既奔走,贼计已立,围岂可解乎!”延等至郯,果不能克,而董宪遂拔兰陵,杀贲休。帝以延轻敌深入,数以书诫之。及庞萌反,攻杀楚郡太守,引军袭败延,延走,北渡泗水,破舟楫,坏津梁,仅而得免。帝自将而东,征延与吴汉、王常、王梁、马武、王霸等会任城,讨庞萌于桃乡,又并从征董宪于昌虑,皆破平之。六年春,遣屯长安。
十一年,与中郎将来歙攻河池,未克,以病引还,拜为左冯翊,将军如故。十三年,增封定食万户。十五年,薨于位。(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边俗尚勇力/尚:尚且,更加
B.宪逆战而阳败/逆:掉头,反过来
C.帝让之曰/让:宽容,谦让
D.拜为左冯翊/拜:拜访,走访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盖延勇武善战、勇往直前的一组是( )
①尽收野麦,夜梯其城入
②延进攻,拔薛,斩其鲁郡太守
③遽出突走,因往攻郯
④遁没溺死者大半
⑤延复率诸将围之百日
⑥北渡泗水,破舟楫,坏津梁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延由于自身的条件、边地的风俗,而以气势闻名。随后,王郎起兵举事时归顺光武帝,当上了虎牙将军。
B.建武二年和三年,盖延攻城掠地,击败敌人、杀死郡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显示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
C.盖延曾在军事上受挫,在救援贲休这件事上,他由于没有听取光武帝的意见,结果中了董宪的计,兰陵未解围,郯城也未攻下。
D.盖延兰陵败退后,重整旗鼓,主动召集吴汉、王常、王梁、马武、王霸等共同讨伐庞萌、董宪,最后打败平定了他们。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为其将所杀,永弟防举城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先赴郯者,以其不意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帝以延轻敌深入,数以书诫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A
3.D
4.(1)刘永被他的部将杀掉,刘永的弟弟刘防率领全城投降。
(2)让你先攻打郯城,是因为敌人没有意料到的缘故呀。
(3)光武帝因盖延轻敌深入,多次用书信告诫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