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16:12:42
【 大 中 小】
1、语言运用题 适当添加语句,采用总分(或分总)结构改写下面这段话。要求:①不得改变原意;②语句要连贯。 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通过想象,读者通过想象才能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象,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象。(总分) 示例二: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象,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象,因此,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象。(分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两个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站在五彩湾山岗上,放眼望去,群峰耸立,峡谷蜿蜒,千姿百态。在阳光的照耀下, ① ,反射着火光。而那如火的光亮,给单调的戈壁带来美丽的色彩,给寂静的荒漠带来丰富的生机。它们或匍匐如巨蟒;或威武似雄狮;或典雅如美人;或玲珑似宝塔。穿行于这些山丘之间, ② ,稍不留神,就会找不着回归的路。 A.① 山体仿佛在熊熊燃烧② 宛如走进迷宫一般 B.① 山石仿佛被烈火焚烧② 感觉置身蓬莱仙境 C.① 山石仿佛被烈火焚烧② 宛如走进迷宫一般 D.① 山体仿佛在熊熊燃烧② 感觉置身蓬莱仙境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由下文“反射着火光”可判断,第一空应为“山体仿佛在熊熊燃烧”;由“找不着回归的路”可得出第二空应为“宛如走进迷宫一般”。所以选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创(chuāng)伤塑(sù)料惬(qiè)意隔(gé)靴搔痒 B.号召(zhāo)估(gū)计胜券(quàn)韬(tāo)光养晦 C.模(mó)样挟(xié)持笃(dǔ)志管中窥(kuī)豹 D.慰藉(jí)蜇(zhé)伏拟(nǐ)定疾风劲(jìng)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号召(zhào),C模(mú)样,D慰藉(jiè)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则新闻短评,请你结合文字的核心内容为这则短评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考场变成游园、写字姿势要测评、揉泥巴跳拉丁算考试……今年年初,郑州市部分小学的期末考试一改传统模式,推出了花样繁多的“另类考试”。(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孩子的成长需要“书香”,但也离不开书本外的知识与技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涵盖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育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让孩子体验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当然,课程的设置及考试,并非一个老师及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所能决定与左右的,需更高层次的谋划设计。而作为学校,是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必须要有锐意改革创新的精神,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从改革课业结构、考试模式入手,使教学与考试能更具人文情怀,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进而推进民族的进步与复兴。 教育改革要在“行”上多下功夫,开设多元化的偏重实践性课程,给孩子更大的选择余地与空间,彻底打破一“书”独大的现状,从而推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答案:“另类考试”打破一“书”独大现状。或:“另类考试”构建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 (两个关键词“另类考试”、“一‘书’独大”或“多元化评价”各1分,表述2分)
本题解析:给新闻拟写标题一般要关注新闻的导语和结束部分内容。导语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另类考试”,根据关键语句“这就要求教育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开设多元化的偏重实践性课程……彻底打破一“书”独大的现状”可拟写标题。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广电总局近日前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从4月起,央视体育新闻已经在节目中开始规避“NBA”“CBA”“F1”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缩略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等中文全称。 这一事件引起社会热议,赞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请表明自己的观点,谈谈自己支持或反对的理由。(4分) 160;
参考答案: (示例一)支持。外文缩略词并不具有普及性,未接受过外文教育的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并不了解“NBA”“F1”等代表什么意思。 (示例二)支持。可以借此校正不良的语言表达习惯,维护母语的纯洁性。社会上,许多人语言表达掺杂外语,非中非西,不利于交流和汉语良性发展。俄罗斯就有在媒体上屏蔽外语的类似举措。 (示例三)反对。许多缩略词已经深刻影响了百姓生活,其使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的表达习惯,如“WTO”“GDP”等基本没有人不知道其意思。强令改变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是违背规律的。 (示例四)反对。缩略词的使用有利于语言表达的便捷。如不用“F1”,则要表述为“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繁简立现。
本题解析:这是综合性学习和运用考点的考查。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此处,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