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我国小说发端于上古神话传说和先秦寓言,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至唐宋传奇而逐渐成熟,元明清小说则蔚为大观。
B.文名不论大小,都是要靠诚实的劳动、艰苦的创作才能取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励志,才能更思进取。
C.这样一种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诬蔑成漆黑一团,这简直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鱼目混珠。
D.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情感,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参考答案:
是A
本题解析:
B安之若素指的是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C鱼目混珠的意思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没有颠倒黑白等意思。D楚楚动人的意思是形容青年妇女美好可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温家宝总理言及的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都关乎民生,其最先与最后的承担者,都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中国人,人民才是改革的动力所在。
B.对中国当前的科研人员,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当中是有一小部分人学术造假,学历造假,但大部分人还是以求真、创新为根本追求。
C.如今的国考——公务员招考如火如荼,各级政府通过这个机制,把全社会的人才一网打尽,既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也抑制了教科研发展。
D.安徽一直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科学发展观,采取诸多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使安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速度高歌猛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望文生义,“具体而微”意思是“具备了形体,只是规模稍小”,不是指“具体的,身份卑微的人”。C项,色彩不当,“一网打尽”意思是“把坏人全部抓获”。D项,对象不当,“高歌猛进”意思是“气势高昂”,一般不用来形容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豁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口”、“口”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 you。bt:即“变态”。口: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口: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结合《语言文字运用》中学到的造字法等方面的知识,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3分)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8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1)示例①象形,如“囧”字中的“八”像两条下垂的眉毛,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
示例②会意,如“槑”字,两个“呆”字组合;是“呆”的两倍,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示例③谐音,如“3Q”,读音与英语“Thank you”相近,都是“谢。谢”的意思。
示例④缩略,如“bt”用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来表示“变态”。
(2)示例一:我反对屏蔽这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融入网民生活并且影响到现实语境了。屏蔽这些字词不准,但习惯了创造的网民会很快制造出新的代替字词,难道一下要继续屏蔽下去?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流,出于这个目的,字词翻新,可以视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槑”等语不是明智之举。
示例二:我赞成屏蔽这些网络语言。像“3Q”“bt”以及“囧”、“槑”等网络语言或是生造的字符或是生僻的汉字,都是不规范的用语,与我们国家倡导和推行规范汉字的政策背道而驰,而且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并形成习惯,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而且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
本题解析:(1)特点与举例各1分,说明1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2)3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毕竟拘泥两全其美良莠不齐
B.惬意广袤成群结对仗义疏财
C.寥落滂沱改弦更张黄梁一梦
D.就犯招揽徇情枉法擢发难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对——队;C.梁——粱;D.犯——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市城区存在一些已被 的公共设施,由于未能及时拆除清理,如今成了交通的“路障”和景区的“景障”。
②看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单调,老马两口子就 着开办了老年娱乐所,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③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 下来,我要暂时抛开那些曾经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A.废置核计迟缓
B.废止合计迟缓
C.废置合计弛缓
D.废止核计弛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