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16:37:01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 ]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雪下还有冷绿的杂草
(2)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
(3)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深黄的磐口的腊梅花
(5)我可记不真切了
(6)蝴蝶确乎没有
A.(3)(4)(1)(6)(2)(5)
B.(1)(3)(4)(6)(2)(5)
C.(1)(3)(4)(2)(6)(5)
D.(3)(4)(1)(2)(6)(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不超过30个字)。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01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地面文物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古遗址的事情时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地下)文物发掘进度缓慢;(地上)文物搬迁无法实施;破坏、盗掘现象严重。(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虽然说,我在近代史和政治学界还不无微名,到目前为止,著作量在国际关系学院也是最多的几个人之一,但我在学校领导那里,却还是个陌生人,所以,我们院长的话,至少在学校方面很有市场。
B.德才相比,更要注重德,有德的人有了才,能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坏人有才,如虎添翼,将会干出更大的坏事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C.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文读本》第四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须大惊小怪。
D.湖北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副厅级干部,符合条件的人士都可报名,这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心甘情愿地上当。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省略成分不同的是()。
A.沛公军霸上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卫士仆地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D.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第一句在“止”后省略“之”,第二句在“杀人如”后省略“恐” A. 省略“于” B. 省略省略“于” D. 省略“之”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这首诗是王禹偁的《村行》,次序被打乱了,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A.⑧①④⑤③②⑥⑦
B.⑧①②③④⑤⑦⑥
C.①⑧④⑤②③⑦⑥
D.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语言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能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来传递最大的信息,即用语要简明;同时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和衔接,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一般用排除法解答此类题目较为简单。本题中,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利用相黏规则,首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而④句相同部分是“平仄平”,②句相同部分是“仄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③是颈联。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