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3-15 16:40:56 【

1、其他题  诗文名篇名句默写题。(答对一空1分)(10分)
小题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小题2: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小题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小题4: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小题5: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小题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小题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小题1: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小题1: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理解,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小题1:??,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2: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故曰: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


参考答案:
小题1:悟已往之不谏
小题2: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3: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谏”“鼎”“舸舰弥津”“蠡”“浦”“功”。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③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 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④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参考答案: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烟光凝于暮山紫。
③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3)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3)川泽纡其骇瞩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沉舟侧畔千帆过
(6)晓镜但愁云鬓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