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3-15 16:44:24 【

1、阅读题  
填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句作答)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3)腰若流纨素,_____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4)暖暖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14.
(1)泣涕涟涟,载笑载言;(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3)耳著明月珰;(4)依依墟里烟;(5)蓝田日暖玉生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婉转。②劳:忧愁。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人都认为满足父母物质的要求,就算尽孝。
B.孔子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犬马都会养自己的父母。
C.孔子认为子女赡养和规劝父母都应该讲究时机。
D.孔子认为父母如果有错,子女应尽规劝的职责。

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用原文的一个字概括)?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说说这一核心精神是如何体现的?(3分)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孝”的核心精神是“敬”。赡养父母,不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更要心存敬意;规劝父母,要言辞婉转,即便父母不听也不能心存怨恨。


本题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以及对文言语段的理解。(1)C项中“子女赡养父母要讲究时机”有误,语段中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只是说父母如有错,子女要规劝,并没有说赡养也要讲究时机。(2)中“孝”的核心可以从第一个语段中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中可以得知,如果单从“有养”的角度来说,犬马都能有养,而人与犬马的区别就是“敬”,如果不敬,和犬马有什么区别。(核心精神1分,体现有两方面,各占1分)
考点:要求对课外一段文言材料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能力层级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与克洛德的狠毒,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对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觉民对待高老太爷安排的亲事是如何做出反抗的?(5分,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见《文学名著文化经典完全解读与训练》178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