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5 16:47:12 【

1、语言运用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6分)


参考答案:祥云是花,是奥运在东方大地盛开的文明之花;祥云是海,是奥运给华夏土地带来的欢乐之海。内容符合要求给2分,修辞方法使用恰当给3分,表达顺畅给1分,每超过5个字扣1分,最多扣2分。


本题解析:这道题要审清题意,内容:“祥云与奥运”。形式: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要求:不超过50字。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祥云是很祥和、很和谐的形象,跟中国的哲学及整个奥林匹克精神也好,都能够很好的吻合,而且又能够非常好的表现出中国人自信、向上的精神状态。“祥云”朵朵,象征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踏“云”而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而今安在哉
D.别之尤著者,《尚书》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例句“于”为被动句;A为定语后置句;B为被动句。 C为宾语前置句 ;D为判断句。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奢侈(chǐ)蝉联逮捕(dǎi)玷污(diàn)椎心泣血(chuí)
B.踱步(duó)桎梏纠葛(gě)脖颈(gěng)余勇可贾(gǔ)
C.对峙(zhì)聒躁浸渍(zì)伫立(zhù)自暴自弃(bào)
D.碑帖(tiè)脉搏渐染(jiān)奇数(jī)群雄角逐(ju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此题字音、字形综合考查 A逮捕应读作dài B纠葛应读作gé C 躁应为噪)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四川省文明办2012年12月举办的“四川好人”评选活动尘埃落定,卿浩洋等56名川籍民工获得
了“四川好人”殊荣。
B.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25日落下帷幕,从考生反馈看,今年国考考试考得十分“人文”,而
十八大、莫言、天空一号等热点话题竟湮没无闻
C.如果领导干部能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座右铭,好学上进,为人表率,那么,上行下效,就能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D.清明小长假期间,许多市民走出家门,纷纷到山明水秀、环境幽雅的乡村去亲近自然,享受闻鸡起

、戴月而归的美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A尘埃落定:比喻事
情有了结局或结果。B湮没无闻:形容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此处用于陈述“话题”,错;C上行下效:指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么做,多指不好的事,含贬义,与语境意思相反且不符合感情色彩。D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C.季路问事鬼神
D.如会同,端章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古今同义“品德修养”。B(句中义)下位。C(句中义)“鬼”指“人鬼”,即死去的祖先;“神”,指自然界天地山川等的主宰;D(句中义)诸侯会盟)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