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代 赠①
唐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即代拟的赠人之作。
【小题1】这首诗所描写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2分)
【小题2】整首诗采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春日的黄昏 “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
【小题2】诗人用以景托(衬托)情的手法,抒发了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
本题解析:
【小题1】“楼上黄昏”、“春风”、“月中钩”等词语,点明时间是春日的黄昏。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作,诗中的女子,深居高楼,黄昏时分,她因百无聊赖而思念起情人来了。丁香结:本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手法及情感,答题时,可结合着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及关键词来加以理解。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月如钩”,一作“月中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作者以景来衬情,抒发了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涵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问:“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的感情基调。
参考答案:
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本题解析:标题中的“幽州”容易让人联想起当年的易水悲歌;“幽州台”这个典故是说: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末句中的“独”、“涕”表现的是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