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句式相同的两句是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今已服矣,又何求矣?
③诸侯有在者乎?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②句为宾语前置句,③为省略句,④为判断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佚之狐言于郑伯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项为定语后置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从句式特征看,与“从之如搏景”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有一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
C.此得失之效也。
D.庶不见凌于鬼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与例句相同,状语后置句;AC为判断句;D为被动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的句子是判断句,A项也是判断句。B项是状语后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判断句,以“……也”为标志。
B.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将“在闽者”置于“路”之前。
C.为亭于其处——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将“于其处”置于“为亭”之前。
D.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将“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置于“比”之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定语后置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