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22:51:58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孔子《论语》)
(2)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6)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参考答案:(1)其不善者而改之?
(2)忍尤而攘诟?
(3)齐彭殇为妄作? ?
(4)迷花倚石忽已暝?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秋月春风等闲度?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玉簪螺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请简述“晴雯之死”这一情节。


参考答案: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2分)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3分)


本题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表述时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性。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请依照课文内容、注释填空:
小题1: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
小题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小题3:念去去,千里烟波,?
小题4:人生如梦,??。
小题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6:?,尽西风,季鹰归未?
小题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小题8:?,到黄昏,点点滴滴。
小题9:《窦娥冤》全名?,其作者关汉卿的号是?
小题10: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与《麦克白》被人们合称为“四大悲剧”。
小题11:?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


参考答案:
小题1: 霜雪怒涛卷
小题2:嬉嬉钓叟莲娃
小题3:暮霭沉沉楚天阔
小题4: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5:回首向来萧瑟处
小题6:休说鲈鱼堪脍
小题7:赢得仓皇北顾
小题8:梧桐更兼细雨
小题9:《感天动地窦娥冤》、己斋叟
小题10:《李尔王》、《奥赛罗》
小题11:《汉书》班固。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及“文化经典阅读” 考点中的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题,首先要会背诵,关键在写清楚写正确,因为评分标准一般是“每空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本题中要特别注意“叟”、 “霭”、“ 酹”、“ 萧瑟”、“ 脍”、“ 赢”、等字形的书写。“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侧重平时的积累,在阅读文化经典的时候,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积累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现实生活的重压。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小题2:??,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
小题3:?,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说》)
小题4: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师说》)
小题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小题6:曾记否,????(《沁园春·长沙》)
小题7:见贤思齐焉,??。(《论语》)
小题8:?,任重而道远。(《论语》)
小题9:?,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10:?,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出师表》)


参考答案:
小题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小题3:是故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
小题4:术业有专攻
小题5:怅寥廓
小题6: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小题8:士不可以不弘毅
小题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小题10:宫中府中 陟罚臧否


本题解析: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许多学生虽然会背诵,但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成了错别字,就是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为了克服因记忆模糊而导致的失分,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⑴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⑵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
⑶区分异形同义字。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⑷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
⑸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