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5 22:54:03 【

1、单选题  对文中鲁四老爷的话“可恶!然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卫老婆子光天化日之下结伙劫走祥林嫂可恶,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逃出来。
B.指祥林嫂被劫走损害了鲁四老爷家的体面还给他家生活添了麻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
C.指卫老婆子一伙人劫走祥林嫂太不人道,还给鲁四老爷家添了麻烦,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跑出来。
D.指祥林嫂光天化日之下被劫走竟无人敢阻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



2、其他题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辘辘远听,?
小题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小题3:钉头磷磷,??
小题4:?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小题5:蜂房水涡,?_____
小题6: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7:?,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万里悲秋常作,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小题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小题3:??,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小题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屈原·《离骚》)
小题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经·氓》



4、其他题  《兰亭集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_______________,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9分)
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小题3: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小题4:??,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小题5:??,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小题6:?,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