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2019-03-15 23:02:30 【

1、单选题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          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       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            的心境,亦无不可。
A.变幻莫测 当然 安之若素
B.瞬息万变 固然 恬然自安
C.千变万化 自然 安贫乐道
D.光怪陆离 必然 恬然自得



2、单选题  从下段文字中横线处抽出的三句话,合理的顺序应该是:?【?】
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而上,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长亭外,老林边,啾啭欢迎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
①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②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③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近几年拍摄的电影大片吸收了很多世界现代电影技术手法,但模仿的痕迹较为明显,创新的成分不多,有东施效颦之嫌。
B.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言语犀利,思想深刻,可称是不刊之论
C.在4月10日“2012中国(无锡)吴文化节”上推出的击缶表演气势恢宏,昙花一现,壮美的场景给成千上万的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D.为了维护我国领土的完整,向世界宣示我国主权的不可侵犯,为钓鱼岛周边的小岛进行标准化命名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拉动内需,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而美国也应当承担其应尽的责任,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B.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走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特,决不屈服外来压力。
C.传承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馆是低碳建筑的成功实践——斗拱层叠架空,充分利用地形、采光、通风、朝向等自然条件,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能耗;大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让整个建筑照明自给自足;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循环利用,能够浇灌绿化、冲洗道路。
D.中国房价居高不下,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房价每平方米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就连一些小城镇的房子也随之水涨船高,切实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房价回到合理的价格水平,显得十分紧迫。



5、其他题  默写、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中国文学史上有“风骚”一说,其中“风”指《诗经》里的(?) 。
小题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
小题3:在雨的哀曲里,(?),散了她的芬芳?(《雨巷》)
小题4: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再别康桥》)
小题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
小题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8: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氓》)
小题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氓》)
小题10: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