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3-15 23:03:14 【



3、其他题  古文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砭人肌骨;?,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
小题2:?,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小题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曾子曰:“ ?,以友辅仁。”?(《论语》)
小题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西厢记》)
小题5: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4、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小题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3: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5、其他题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俨骖騑于上路,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戍卒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

(1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2 )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3 )____________,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4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5 )孟子曰:民为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