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23:05:44 【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补写文段中空缺处,要求句式基本一致,上下文衔接连贯。
  在生命里,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犯错。
  那该做而没有做的,逐日侵蚀之后,贮满泪水,就成为遗憾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湖山之间,我们只有一条窄路可以走,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减轻那压在心上的重负,就是——进入文字的领域里,或者去读,或者去写,才能和“生命”取得些许的平衡。


参考答案:示例:那不该做而做了的,层层堆积之后,暗影耸然,就成为悔恨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从下列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5个,分别填人文段中的画线处,使文段语意连贯,意思明确。
  滋润?滋养?滋生?滋味?意味?不止?不只?不但?不是?而是?反而?因而
  年轻总要靠梦想来? ①? ?才能成长,鲁迅也是如此。他立志救国,到日本仙台学医,却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然而鲁迅先生? ?②? ?没有丢弃梦想,? ? ?③?做出了更艰难的选择——弃医从文,开始了他文艺救国的梦想。可是,他很快就尝到了失败的? ④?? ?⑤?是失败,是比失败更让人难熬的寂寞。尽管这样,鲁迅先生仍然执着地追寻下去,终了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
?


参考答案:①滋养?②不但?③反而?④滋味?⑤不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B.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传统节日是一种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坐在笔者身边的一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B(“半斤八两”,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各有千秋”:各有特长,应删掉“半斤八两”。)
D(句中“忍俊不禁”本已有“忍不住发笑”的意思,与后面“笑起来”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快速公交”是城市新兴的公交系统,即在城市道路中专门隔离出专用道,供快速公交专用车实现无障碍行驶。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北京、昆明、广州三地“快速公交系统”设置或规划的情况,简要概括出规划中的“广州快速公交系统”所具有的优势。不得超过30字。

城市
长度
车道设置
路面状况
运行速度
换乘点设置
票价
北京
15.8公里
1条专有线路+专用行车走廊+社会混行车道
封闭路段+混行路段
18公里/小时
5个大型换乘站点
0.4元
昆明
10.5公里
1条专有线路+专用行车走廊+4条公交线路+其他公交车可共用车道
封闭路段+混行路段
18公里/小时
多个可换乘站点
1元
广州
19.7公里
多条专有线路+专用行车走廊+灵活使用车道
封闭路段+混行路段
26公里/小时
换乘站点较少
2元


参考答案:广州市快速公交行程里数长,行车专有线路多,运行速度快。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应立足于三点:一是结论为分析比较结论,因此,“比较”是重要切入点;二是要以“广州”为陈述对象,以“快速公交”为目的;三是注意比较项次,要点要齐全。同时结论语句应明确见解,语言简洁。
【标签】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公牛挤奶》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不超过75个字)


参考答案:内容:一位头戴帽子穿一身工作服的人,坐在小桶前的矮凳上给公牛挤奶,公牛惊奇地看着挤奶者。(3 分)寓意:讽刺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的主观主义者。(3 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题干要求是说明画面内容,答题时一定是说明性文字,图画中有什么内容就说明什么内容,不必使用修辞。给公牛挤奶讽刺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就动手于事的主观主义者和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人。注意字数要求。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①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无论是图文转换还是表文转换,甚至徽标转换,前提、要点都在一个“读”上。单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须先有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要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少”这两头;坐标曲线类要抓住曲线变化的特点;柱状饼状类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其变化情况。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类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出表中的问题、观点。②注意答题表述细节。如数词的运用,善于从纵向、横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