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5 23:10:27 【

1、单选题  下列每对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幽婷—伶石—凤凰涅



2、阅读题  古诗文默写。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车辚辚,马萧萧,?。耶娘妻子走相送,?。(杜甫《兵车行》)
(4)青泥何盘盘,?。(李白 《蜀道难》 )
(5)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3、语言运用题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请根据以下信息,提炼出“大数据”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6分)
平均每1秒钟,会有60张照片上传到网络;每1分钟,会有60小时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youtube;每1天里,在脸谱(facebook)有40亿的信息扩散;每个智能手机用户平均会安装65个应用;每一天里,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每一天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学校一方面要把这次春游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讲清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觉遵守纪律,要到处乱跑。
B、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否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
C、?硕士生站站柜台,博士生抄抄写写,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为什么至今没有引起有部门的重视呢。
D、有过艰苦的岁月,我们兄弟手足情深,在这中秋之夜,我怎能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看精彩的演出呢?



5、单选题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B.记者对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甚至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C.有时候“句工只在一字之间”,正如古希腊贺拉斯所言:“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D.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孟子·离娄下》),一家一族的兴衰荣枯,一朝一代的兴亡更替,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