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句式判断正确的项是?
[? ]
①亚父者,范增也?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④见燕使者咸阳宫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
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⑦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⑧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⑨燕王拜送于庭?
A.①④/ ②⑥/ ③⑤/ ⑦⑧⑨?
B.①⑦⑧/ ②⑥/ ③⑤/ ④/ ⑨
C.①⑧/ ②③④⑥/ ⑤/ ⑦⑨?
D.①④/ ②⑥/ ⑤/ ③⑦⑧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必修三《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必修三《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必修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必修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2. (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担着粮食像影子似的跟随他。肴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3. (可是)一个人发难就毁掉了秦朝宗庙,(秦王子婴)也死在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式就发生了变化啊。
4.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出生比我晚(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5.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动用,照明)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
D.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副词,互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隠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病:毛病
B.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推:推让
C.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拟:比拟、类似
D.士亦以此贤之/贤:贤德,意动用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弘乃病免归/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而又缘饰以儒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弘奉禄皆以给之/亦足以畅叙幽情
D.食一肉脱粟之饭/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对下列文言文段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 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 重刑名之家/?杜私门/ 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
B.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 战疾耕?
C.臣闻李斯之相秦也/ 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
D.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
(2)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
(3)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
参考答案:1.B
2.C
3.D
4.(1)每次朝会议事时,陈述各种事情,让皇上自己选择做决定。不愿意当庭拉下脸来进行辩驳争论。
(2)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
(3)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加祸于人予以报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