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编者按”是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论、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
新春刚过,某杂志社决定将征集到的以“关于春节的温暖记忆”为主题的稿件汇编成一期专刊。
请你以编者的身份为这期专刊写一个80字左右的“编者按”,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示例:春联,红包,多么温暖的色彩;汤圆,腊肉,多么温暖的味道;团聚,拜年,多么温暖的画面……这些温暖的记忆,带着浓浓的年味,以诗文的姿态,在这飘着墨香的书页上,翩跹而舞。(围绕主题创设情境3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简明连贯1分,没能体现“温暖记忆”不超过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以春蚕和孔雀为主体进行仿写。要求句式基本相同,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或哲理。
例:蚯蚓——开拓者,并非都惊天动地。
(1)春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蚕——辛勤者,并非都有所企图。
(2)孔雀——漂亮者,并非都人前人后一个样。(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备受瞩目的央视春晚2月l3日揭开了面纱。而在此之前,各种形式的“网络春晚”也登上了国内主要网站的首页,并向央视春晚发出了明确的挑战信号。
材料二:有网友认为,“网络春晚”越来越棒,也许是创意班子不同,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差异,也许是充分发挥了民间优秀人才的表演能力,也许是受到的限制更少。央视春晚今年的小虎队和王菲的节目,看了很感动,去年宋祖英和周杰伦的搭档效果非常好,但能吸引“80后”这代人的节目还是少了点。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网络春晚冲击(挑战)央视春晚。
(2)示例:传统只有赢得年轻人的认同才有生存力。“网络春晚”的出现,给了网民参与的机会和多元化的选择,这实际上是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春节传统的理解。“网络春晚”和央视春晚都有自己的优势,播出时间也不冲突,最终受益的还是观众,但无论看央视春晚还是“网络春晚”,最重要的还是人们通过这一娱乐方式感受到春节的欢乐和喜庆。(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在他的自传中被深情描述的姑妈,现居住在波士顿贫民区的一处破败房屋内。成为“政治贵族”的他显然没有与她联系,更不要遑论施以援手。
B.端午、中秋传统佳节既有古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又蕴含现代文明的激励和交流,“过节”既是事业的“加油站”,又是“常回家看看”的“孝节点”,最大限度减少了“月圆人不圆”的尴尬。
C.如此昂贵的造价,却只有日均1.5万的客流,高峰脱班时间达到20分钟,完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运送效率,甚至还比不上每公里造价只有几十万的普通线路。
D.《矿难》记述了太多的灾难与死亡,描写了太多的血与痛,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关心群众疾苦,为那些死去的窑工和那些受侮辱损害者呼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否定不当,不合逻辑。删去“不要”。“遑论”的意思是不必论及、谈不上,已经有否定的意思了。B.语序不当。“弘扬和继承”当为“继承和弘扬”,“激励和交流”当为“交流和激励”。C.全句缺主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___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2)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3)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____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4)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____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