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3-15 23:40:32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记念刘和珍君》)
(3)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4)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自嘲》)
(5)??,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参考答案:(6分)(1)浪遏飞舟?(2)尤使我耳不忍闻?(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4)俯首甘为孺子牛 (5)学而不思则罔?(6)谈笑有鸿儒(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本题解析:注意遏、孺、罔、尤等字的书写。默写难度不大。名篇名句的默写,关键是平时的积累。在积累时,对重点篇目的重点句子的重点字词要做好落实,争取一字不错。同时,要扩大阅读量,积累更多的诗词,加强自身的修养。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2)?,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两虎共斗,?。(司马迁《廉颇与蔺相如》)
(3)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桂枝香》)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
(5)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力拔山兮气盖世,?。(司马迁《垓下之战》)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参考答案: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钟鼓馔玉不足贵
(2)鸿雁长飞光不度?其势不俱生
(3)但寒烟衰草凝绿?哀吾生之须臾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玉簪螺髻
(5)只是当时已惘然?时不利兮骓不逝
(6)怎敌他晚来风急?文质彬彬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我们平时准确熟记必背篇目,背写时切忌出现多字、漏字、错字现象,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提起注意。如本题中(1)“颁”不要误写成“斑”;(2)“长”不要误写成“常”,“俱”不要误写成“具”;(3)“衰”不要误写成“哀”,“凝”不要误写成“疑”;(4)“簪”不要误写成“嵌”,“髻”不要误写成“辔”;(5)“惘”不要误写成“罔”,“骓”不要误写成“雎”;(6)“急”不要误写成“疾”,“彬彬”不要误写成“杉杉”。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忍尤而攘诟。?,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小题3:使六国各爱其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所以要注意易错字。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各题中空格处的句子。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句读之不知/小学而大遗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4)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填写句子:
(1)?,心念旧恩。
(2)?,性本爱丘山。
(3)开荒南野际,?
(4)?,不成器。
(5)? ,下自成蹊。


参考答案:(1)契阔谈讌
(2)少无适俗韵
(3)守拙归园田。
(4)玉不琢
(5)桃李不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