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23:41:13 【

1、写作题  话题:名
阅读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片段,然后按要求作文。
大约最初的一回他就告诉我是姓找,名平复。但他又曾谈起他家乡的豪绅的气焰之盛,说是有一个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儿子用,叫他不要用这个名字了。所以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思,对于“复”字,却未必有这么热心。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国人是很看中名字的。请你以“名”为话题,或谈一谈看法,或编述故事,或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题目不限,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一
说说名字
英美人的名字,不外乎约翰、玛丽、伊莉莎白,正如中国人眼中他们的脸,大家都差不多。而中国人的名字却是中国文字中的一道景观。因为中国的文字意象繁复微妙,不同姓名的结合常给人一种直观印象,再与其人的真实面貌对照,便耐人寻味。
毛泽东、周恩来,名字都有预见性;钱钟书,也概括了他的一生。姓李名白字太白,必定是浪漫的诗人。“桂英”本该是村姑,用“穆”一压,俗气全消,成了英姿飒爽的挂帅巾帼。罗心、罗边、罗圈、罗沿;单把、单轴、单股、单面,构思新颖、别致的同时显示出身份,是较为心腹的家丁。
有些人,听名字就让人怀想不已。纳兰容若,这4个字已经是一首词,其风流旖旎、绝世才心一露无遗。苏曼殊、李叔同,这些绝代公子都在前朝,属于那个穿长衫的年代。我等无缘得见,只能在诗文中想像其翩翩丰华,为之销魂。
《三国演义》里颇有一些好名字:关羽、吕布、杨修、袁术,都别致异常。最好玩的是曹操——中国人能从这两个字中听出一种大气魄,但若译成英文,便成了Cacao,没有阴阳上去之概念的外国人对曹操的直觉是童稚可爱,恰好与他雄才伟略、乱世奸雄的气质相映成趣。
从前曾见一副对联,很有趣,可惜只记得上联了: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下联应对“相如”的似乎是“无忌”。历史人物我只知道长孙无忌,这名字天生高贵,气派非凡。金庸小说里有个张无忌,因为“张”的凡俗,他纵然无忌也只是个普通人。
现在有很多女孩子写精短爱情故事,她们绝不会让男女主角姓张姓李姓刘,而是不约而同都想到了乔、柯、林、枫——都用一个字来称呼他或她。由于泛滥及口味一致,这些字眼不幸成为文艺腔的窠臼,我每每要设法绕过去,煞费苦心。可我想出来的名字往往也很假,矫情,一望而知查无此人,远不如真名实姓那么理直气壮。
谢婉莹是个美丽的名字,改成“冰心”,去掉了女性的姿态和气息,惟以灵魂示人。苏童原名童忠贵,听起来像某镇某街童家铺子老板之长子,他忙不迭地改了。贾平凹本来叫“平娃”的,眼看就成山坳里背篓拾柴放羊的娃了,所幸他读书解字,妙手回春。如此,
当他被称为大师级作家时,方才名正言顺,否则大伙儿听到“大师级作家贾平娃”,非晕过去不可。
张爱玲以文章自恃,行不更名,她恶俗的名字也炫然闪烁如金。才气平庸些的,就以漂亮的笔名弥补。
尽管身不由己,人人都还是希望自己的名字独特、悦耳、脱俗,这是人情之常。毕竟,世上只有一个自己。谁愿意只做一个市井等闲之辈呢?名字寄托了理想。
姓牛可以叫牛得草,姓鱼可以叫鱼在洋,这都是好作品,象征了自由和幸福。可我姓蔡,就很无奈,姓蔡从来没有过好名字。“蔡小容”非但不能出名,且有不祥之含意。我也被不幸言中,果然什么都容不下,爱生气,爱生病。以前上高中时,有同学出谜语“秀色可餐”,打同班同学人名一,我浑然不觉,直到有人告诉我,谜底即“蔡小容”是也。我从未想过,自己的名字还能作此种解释。
后来我的英语老师叫我Maggie。这在英国也是个滥俗的名字,译成“麦琪”,我本来觉得甚好,写文章就用它作了笔名。谁知诗人顾城魂断激流岛,另一位麦琪名震神州,我顿时成了尴尬人。出名出得半红不黑,竟要改名换姓从头来过么?那真要气死。我决心努力出名,一直到提起麦琪,大家都想到我,忘了那一个为止。
评点:这是一篇关于名字的随笔。随笔这种文体比较灵活,选材上可以旁征博引,从古今中外找出大量的材料,比如历史人物的名字,关于名字的掌故,等等。最后还可以讲到自己的名字。
例文二
小议“洋名热”
目前,一股“洋名热”正在我国悄悄兴起,一些企业改头换面,为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什么“奥尼”、“奥丽丝”等标准洋名在市场上比比皆是;也有一些热心的父母为子女取上“海伦”、“杰克”之类的洋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股新热潮呢?首先要归根于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早在旧中国,洋货充斥市场,人们便与洋货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人们与“洋”又广泛接触,这洋包括洋货、洋人,当然也包括洋名,这样就加深了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一些厂家以“中外合资”的身分引以为豪,一些父母也以自己的孩子有个洋名而自觉不同凡俗,高人一等。
其次,由于人们崇拜洋名,某些企业乘虚而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给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以迷惑顾客,打开销路。
洋名扬名者有之。日本“松下”、“索尼”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国很畅销;饮料“可口可乐”也深受群众青睐。这似乎是洋名在发挥优势。但中国“茅台”、“五粮液”是上乘美酒,“茅台”举世闻名,“五粮液”誉满神州,而它们是地道的“土名”,没有丝毫洋味。这样一来,洋名可以扬名,土名也可以扬名。
但取洋名无名者亦不乏其例。现在市场上某些产品的洋名,晦涩离奇,令人费解,甚至连它是食品名、服装名还是其他名都令人搞不清楚,这样的商品,人们只能敬而远之,更谈不上扬名了。当然也有些商品,名字又太土,令人自然不自觉地与过去那种落后产品联系起来(这当然是一种偏见),更重要的是这些商品没有吸引人的独到的优点,因而没有扬名。
由上观之,无论洋名土名,它们都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其主要目的是将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名是一个表面现象,是产品是否扬名的外因条件。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实”,它才是名与实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内因。就一产品而言,指产品优劣;就一个人而言,指品德成就与贡献等。“松下”电器受青睐,这并非松下这一品名在起作用,如果单在脑中想“松下”这一音译名词,谁都会索然无味。但“松下”功能广、性能好、质量高,这一“实”才是“松下”畅销扬名的根本原因,即内因。再如“贵州茅台”香味
浓而纯正,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而扬名。我们总不能说这名声归功于“茅台”这两个很普通的字吧?
同样,一个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与他的名字也不相干。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这些伟人的名字并无特别之处,但他们的成就、贡献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被人们记住。相反,一些父母即使给孩子取一个外国总统的洋名,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成大器。
目前这股“洋名热”实质就是人们过分追求“名”而忽视了“实”,颠倒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没有实哪来名呢?名是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的,有了很强的“实”的基础,也必然就会有名了。但愿这些头脑发热的人尽快清醒过来,不要过分追求那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名”,把心思放到“实”上来,做到名副其实,有实而后有名。
评点:批评当前“洋名热”的现象,指出“名”是次要的,关键要重“实”。有关的材料很多,比如中国的“茅台”、“五粮液”并没有用洋名,一样誉满神州;“松下”的名字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松下产品的质量是畅销的根本。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名字折射出时代的精神。然后可以联想到:祖辈的名字,多有“忠”、“义”、“仁”等字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道德准则。父辈的名字,多有“强国”、“兴国”、“卫红”、“建设”等字眼,具有鲜明的特征。现在年轻人的名字,更丰富,更自由,还有的名字带有西方气息,反映了当今时代开放的特征。命名的艺术。同类联想:有些商品的名字用得好,比如金利来、飘柔、可口可乐等等。命名成了一种行业,有人以帮人命名为业。一些著名品牌价值连城,比如可口可乐的名字价值数亿美元。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执着”,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巴尔扎克说过:“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而台湾的星云大师却说:“人生唯有少执着,多放下。”
请以“执着与放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以“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70分)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二战期间,一名比利时战俘在德国的战俘营里被关了5年,有一个看守对他很好,从来没有伤害过他。战争结束后,过了很多年,战俘的儿子爱上了看守的女儿,两人最终结成了亲家。
一对本应充满敌意的陌生人结成了富于亲情的儿女亲家,这个年代久远却真实的故事,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呢?请就此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