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3-15 23:55:19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位农民在山沟里撒下了一片毛竹种子,仅有一粒成活。他经常给它浇水,施肥。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毛竹苗一动不动。第二年,第三年……虽然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但那棵毛竹苗还是一动不动。到了第六年,一场春雨过后,毛竹拔地而起,很快就1米多高了。在以后的每一天,毛竹都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疯长,一直长到20多米高。又一场春雨过后,山沟里突然蹿出10多株披着细毛的毛竹竹笋,这些竹笋同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狂蹿。一个月后,昔日的荒山沟变成了一座毛竹院。
  这位农民惊诧之余,拿着铁铲挖了挖山沟的土地。他发现毛竹的地下根茎已经遍及整个山沟,辐射直径长达一公里。原来,在过去的五年里,虽然地表上看不到毛竹苗生长的迹象,但土壤里,它的根系却在不停的壮大和蔓延。
  毛竹的生长历程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海中有航标灯,它照亮了多少游船,让漂泊的人安全地回到温暖的港湾;马路边有路灯,它照亮了多少行人,让孤单的夜归人回到温馨的家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也有一盏灯,正是这一盏灯,照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行。 ?
?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以“心里也有一盏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宋理宗赵昀主持殿试,命王应麟为复考官。理宗阅卷后,想把第七名提为第一名。王应麟读了试卷对理宗说:“这份卷子表现出的忠诚像铁石一样坚定,我祝贺您得到了一个人才。”于是取为第一。等发榜时才知道这个考生是文天祥。(《宋史·王应麟传》)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5、写作题  作文
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请从材料整体或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800字以上,立意须在材料范围内,不得套作。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