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如这雄伟的高原上若没有了青海湖、纳木错、羊卓雍这一眼眼圣水的灵秀将黯然失色一样,一条青藏线上,我们的视野里决不缺乏柔美的身影,并且在雄伟高原的背景衬托下,她们如圣湖般美丽。
B.之所以特奥会开闭幕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不是简单地因为姚明、施瓦辛格等众星云集,也不是单纯的中国元素,而且它将“生命”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了每一个人。
C.人类热衷于探索月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地球赖以生存的能源已经十分有限,然而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提供新思路造成的。
D.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于2006年11月12日下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49岁的铁凝为中国作协主席,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特奥会”放到“之所以”之前,“而且”应为“而是”。 C项去掉“造成的”。D项搭配不当,后一个分句缺主语,应加“铁凝”。)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的内容,写一则学习报告。要求先进行整理,明确认识,然后再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明地表述,300字以内。(14分)
学案:“之”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虚词之一。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整理“之”的用法和意义。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今者有小人之言?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6)宋何罪之有?(《公输》)
(7)为之奈何? (8)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0)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公输》)
(1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2)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参考答案:示例:“之”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它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作实词时,“之”是动词,解释为“到”、“去”、“往”。作虚词时,有代词和助词两类用法。作代词时,可以代人,译为“他、他的、 我、我的”等;可以代物,译为“它、它的”或具体的事情和情况;还可以是指示代词,译为“这、这些、这种”等。作助词的情况最为复杂,可以作音节助词不译,可以作结构助词,译为“的、得”,或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等。
本题解析:本题解答时可用表格,可用图示,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三人称等,角度方式不一而足,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习惯按照知识点得类别进行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各词均有相同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 田间?中间?间谍?离间? B 模具?楷模?模湖?模范
C 关卡?卡子?卡车?卡片? D 数说?数九?数落?数典忘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间谍、离间均读(jiàn)B项分别为mú? mó? mó? mó C项分别为kǎ kǎ qiǎ qiǎ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参考答案:(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学而不思则罔(4)濯清涟而不妖。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部短篇小说里,作者开头便不厌其烦地凸显 “我”的所见、所思、所感。
B.在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之后,布什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海湾,又指控伊拉克的比邻伊朗秘密兴建核设施,其意在敲山震虎。
C.李明同学一向学习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他总是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D.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理得。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厌其烦:不嫌麻烦。用在句中是贴切的。B.敲山震虎:指制造攻击的声势,使隐蔽的对方惊恐害怕。C.苦心孤指:指刻苦用心地钻研探求,到达独创的程度。用在此句不符合语境。D.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