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6 00:09:49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驢,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xū:忽然)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嘒(huì)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苦吟书 疾:快速
B.恒小奚奴,骑距驢 从:使……跟从
C.非大醉及吊丧日,如此 率:全都
D.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死 竟:居然
2.作者与杜牧一样“状长吉之奇甚尽”,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一组是(? )
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②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
③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④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⑥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程限。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甲)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乙)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1.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舅母志——夺:强行改变 
B.而刘夙疾病——婴:缠绕
C.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季父:叔父
D.不所怙——省:探望
2.选出对甲、乙两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甲乙文都从幼年着笔,写出家庭的不幸,表达零丁孤苦、形单影只的生活。
B.甲文写了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与祖母相依为命;乙文写了少孤,长大后依靠哥嫂生活。
C.甲乙两段文字,都通过回忆写了自己的身世及亲人的去世,表达了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D.两段文字,行文自然,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同时也体现了“入则孝,出则悌”的伦理风尚。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①,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5、单选题  对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②采之欲谁?所思在远道/遗:赠予?
?③暧暧远人村,依依里烟/墟:村落?
?④不能之于怀/喻:愉快
B.①女行无偏斜,何致不厚/意:心意?
?②忧心疚,我行不来/孔:恐怕?
?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 ④乃令张良留/谢:辞谢
C.①汝之乎/识:知道?
? ②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求?
? ③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殆:大概?
? ④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悲风/骤:屡次
D.①退将复吾初服/修:整理?
?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第二
? ③何可道也哉/胜:尽?
? ④到则草而坐,倾壶而醉/披:分开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