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6 00:14:39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打夯 耀(xuàn) 泥(nào) 饿(fǔ)
B.急燥拾(zhé)维(xiān) 永(jùn)
C.甄别 绿林(lù) 守(kè) 搭(shàn)
D.震憾 不(chì)桑(shēn)艾(hā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一步读题,本题要求选出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说明其他三项都有错误的。第二步,根据积累逐项排除。其中A饿殍piǎo? B急躁?摭拾zhí shí隽永juànyǒng D桑梓zǐ。 本题所选题材主要为形声字如殍、淖、恪、讪、啻、梓、蒿、摭等,但这些词的声旁也变音,所以不能读半边。还有多音字,如纤隽等。注意燥与躁的区别。一个与干燥有关,一个与躁动有关。
点评:本题较难。此题综合考查了字音和字形,与高考题类似,所以平时注意分类识记和区分形声字,尤其是一些声旁边已变音的形声字,多音字也备受设题人关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B.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淹没于荒烟蔓草间。
D.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匣”应为“柙”;B项,“详”应为“庠”;C项,“淹”应为“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骠勇飙升镖局分道扬镳 
B.簇拥猝死蹙额不忍卒读
C.翁妪熨帖与会鹬蚌相争
D.沮丧诅咒咀嚼踽踽独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骠勇piào其余都读biāo;B 不忍卒读zú 其余都读cù;C都读yù; D.诅咒 zǔ其余都读jǔ,另,狙击jū。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4分)
最新统计显示,7天内,铁路购票网站(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访问用户已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0.902%,每天点击量高达10亿人次。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的带宽已经从最初的400兆扩充到了1.5G,但是面对每天10亿次的点击量,仍然弥补不了网上登录和支付的短板。据了解,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正在进行后台调试,争取让订票和网上支付系统分开运行,互不交叉,避免拥堵,让整个订票支付流程更加顺畅。
□□□□□□□□□□□□□□□□□□□□□□□□□□□□□□


参考答案:铁路购票网站计划订票支付分开运行,以减轻访问压力。(4分)


本题解析:本题得分点有:“铁路购票网站”1分,“订票支付分开运行”1分,“网站压力大”1分,语言表达规范流畅1分。整段文字分为三句话,第一句意在说明购票官网访问用户多,第二句意在说明网站运行的压力很大,第三句意在说明铁路网站计划采取订票支付分开运行的办法,让网站更流畅。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需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①长期以来对本刊②支持,进一步③提高本刊④质量,更好有满足大家⑤ 阅读要求,现本刊⑥ 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⑦附在本期中,本刊⑧希望广大读者认真⑨填写读者意见,⑩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1)必须删去的是:                     
(2)不能删去的是:                     


参考答案:   (1)①⑥⑧      (2)②⑤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等能力。①与“广大”重复,⑥与后文矛盾,⑧多余了,应承前省;②⑤删掉后会改变短语结构,而改变文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