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6 00:22:56 【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都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B.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C.岭南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气候潮湿等原因,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品鲜有传世,即使是宋元墨迹,今天能见到的也是寥若晨星。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形容的是人,用在此处不恰当;B.异曲同工: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达到了相同的目的;C.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上的星星,形容非常少;D.淋漓尽致: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痛快。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B.我微微一震,随即含笑地说:"李书记,你不信?才广播的呀!"
C.古代杨雄喜用"奇"字,班固喜用"古"字,沈义父还主张"说桃不可直说破桃","说柳不可直说破柳"。(《乐府指迷》)似乎存心不让人家一看就懂。
D.我写东西有个窍门,写完了,一定要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之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三十二、三"二与三之间不用顿号;C括号前的句号删去,括号后用逗号;D前三个问号均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删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放马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的水源,且阳光充足。
B.优等生的学习效率非常高,与其他同学忙着赶作业相比,他们常常能够无所事事地阅读课外书籍。
C.台湾近日来遭受台风袭击,我们十分关心那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对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感同身受。
D.在文学作品中,对那些芸芸众生应该如何描写,是大可研究的,所谓“中间人物”正是现实社会的主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放马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作战,现用以形容因太平而产生的麻痹思想。用在此句中属望文生义。B项中“无所事事”指游手好闲,什么事也不干。用在此句中属褒贬失当。C项中“感同身受”指内心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恩惠>一样,代人表示谢意。用在此句中对象不当。D项中“芸芸众生”在这里泛指普通人即“中间人物”,合乎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 字)(2分)
我国三十多年的财税改革,主要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率进行的,而基于社会公平的改革未深入展开,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首先是国民收入分配中,住户部门占比不断下降。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企业、政府和住户三大部门中,1992 年至2008 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比重从66%下降到57%,再分配比重由68%下降到57%,呈双降趋势。这符合阶段性改革初衷,但如持续下去,将加重利益分配结构失衡,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次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调查:2000 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85:1,2010 年达到3.45:1;我国基尼系数在2000 年就超过了0.4 的国际警戒线,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基尼系数也在提高,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概括的内容是:?


参考答案: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影响社会公平(贫富差距拉大)(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节国民收入分配)(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第二段是解释的内容,第一段才是概括的关键段。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华南师大附中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给下面一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16字。(要求用以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内容不雅的“露骨广告”在广州市公交车的车体上频频露面,引起市民不满。如今,此类广告已“下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益宣传,如“为幼儿让座您会得到两颗心的感激”“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等,它们已经成为公交车车身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考答案:示例:露骨广告“下站”?公益宣传“上车”。


本题解析: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要注意信息提取要准确,完整,然后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提炼,使之简洁。此题还要注意要使用两种修辞手法的要求。标题常使用引用、化用、对偶、对比、设问、拟人、比喻甚至夸张等手法。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