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一切枷锁之中。”
参考答案: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略
本题解析: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是卢梭的一句名言,也是他的名著《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础。人是生而自由的,这一命题是卢梭对于王权专制论者“人是生而不自由”的命题而发。?而人为什么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呢?因为你一出生,就已经属于人类这个整体了,必须接受属于文明的一切东西。比如说,从你睁开幼稚的双眼,父母就开始教育你——不管你懂不懂;后来,小学教师,后来,中学教师,再后来,大学老师一个接一个地在教育你。每一个教育者都希望你“永远牢记”他们的教导,而这些教导可能是养份,也可能是枷锁——思想的枷锁。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由与枷锁的角度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这是《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名言,火柴盒也好,无限空间也罢,其实它们都是次要的,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做一个真正的主宰者。
请以“主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从辩证关系上分析,必须写的是白我是主宰者,而不是外在的空间和环境。
从来源上可以这样分析:
①“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火柴盒和无限空间都是指外
在的空间和环境,名言的含义是指无论我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我小会受外物外人的
支配和影响,我仍然会主宰自我,主宰外物。注意的是,人本身也是一种环境。
②“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做一个真正的主宰者。”强调的有两点,重要的是你无论在任
何环境下,都要主宰自我:反之,主宰不了自我,就变成次要的了。自我就会被环境和外人外物所左右支配和主宰。
因此,本文较恰切的立意存:主宰自我,作自我的主人,命运要行白己主宰,把握自我
应对压力,作环境的主人,排除干扰坚守自我,成长的空间我们自己创造,绐自己的人生…
片阳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航标)等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路上的美景,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后更精彩,前提是我们不能放逐自己的梦想,可以调整前进的方向。唯有不断为自己打开不同的窗口,机会的阳光才会照在我们的身上。
——卡特?吉米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写成诗歌。
参考答案:
面对喧嚣
面对从与周遭的喧嚣,我们都累了倦了,并极力想逃离,因为我们都意识到喧嚣只是一种浮夸的表象,所为愈是狂欢,愈是孤单,喧嚣过后的空洞茫然吞噬着我们脆弱的神经,然而逃离终不过是抱薪救火,我们应学会在喧嚣中寻一份纯粹的宁静。
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确,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来叙自己的寂寞愁苦,中国古代的隐居诗中,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的淡薄宁致的诗句,都夹杂着无奈怨恨,这些人里虽隐于山水之间,欲放浪形骸却难耐胸中的拳拳报国之志,像范仲淹、辛弃疾,他们身不由己被放逐,处江湖之远仍忧君忧民,所谓的平静放达不过是假象,他们的内心仍装着天下,藏着喧嚣,新手挥洒出的是内心的派遣而非陶潜“种豆南山下”,“采菊东篱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宁静。
一些圣贤的经历告诉我们摆脱喧嚣远非是把身体寄于山水之间,这无异于自欺欺人。真正的摆脱喧嚣是看透世间污浊,即屈子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阮籍的猖狂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做真实的自己,也成就了《广陵散》的千古绝唱;亦是司马迁的处之泰然,世人取笑面前,将愤恨化为宁静,依心而行,以心为笔,写出华美篇章。
喧嚣的人群中,你的特立独行难免显得突兀,然何苦在意旁人的眼光,于喧嚣中找到心灵的依附,各种怡然滋味他人怎会晓得。
面对喧嚣,以坦然之心相对,才能于闹中取静。选择以书为友,让文字盈然心间,以诗文化成的墙来抵御外来的华而不实的诱惑,证明自己的心灵宁静不是恣意狂放,恃才傲物。其实,也无需什么证明,周围的喧嚣在迷惑你踏入雷池,而你不为所动,不同外物的改变使其牵动自己的喜悲,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无需形体语言上的召示,心境已为自己做了最好的诠释。
喧嚣,称之为诱惑也好,呼之为磨难也罢。总之,不要让喧嚣成为伴你前行的绳索,它越是想把你塑造的平庸琐碎,你就越应以泰然之心境化解它,与喧嚣中找到内心最渴望的生活方式,为人生镀上层纯粹的美丽。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是名言,注意话语的关键:“尝试”“不放逐”“改变方向”,即梦想不能放弃,但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重在大胆的尝试,由此可以立意:要勇于尝试;不要畏缩不前,前进中要善于调整自己;只有努力寻找,才能见到阳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人过留名,雁过留影”这句古话可以作为考生打开思路的钥匙。我们的一生是短促的,如何留下自己的影子(痕迹)呢?可以像保尔那样,也可以像文天祥、司马迁、刘胡兰……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时候总觉得,今年和去年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也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留痕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的,浅浅的,或浓的,或淡的,就那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
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岁月留痕?
爷常说:麦芒上顶着的日子,是割倒的岁月;而人,是岁月的痕。
小时候,丰收的六月里,爷爷会头扎一方巾帕,带着一家老小进入丰收的麦田。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在风中荡漾,大把大把的绚丽,迷幻了人们的心与眼。爷站在田埂上,开始分配各自的主战场,而将最大的一块留给了自己。
爷是大家族的主心骨,黝黑的皮肤,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体。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老是老了些,虬劲的枝却支撑着半边天。可爷说,没有人能走过时间,扛过岁月。走着走着人就老了,岁月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齿牙动摇,目光呆滞,老到没有了梦,老到弯腰拣一块石头,都会气喘吁吁,最终被岁月带走,永远也回不来。
后来,爷的胡茬变成了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地,像传说中的老神仙。脸上有了点点的褐斑,我怀疑,这是否就是岁月的留痕。这时,爷就会抚摸着我的头,爽朗地笑了:“哈哈,这才是岁月的痕迹,不朽的杰作哩!”
又一年六月,爷一手拿着烟袋,一手牵着我走向麦田。他颤颤地掐一穗麦穗,揉碎,轻轻地吹去麦麸,拣一粒放在嘴里,细细嚼,慢慢品,若有所思。我牵了牵爷爷的衣角:爷,看那儿。“麦田的尽头,金黄的麦晕出一片迷蒙的绚丽。爷指着远处:“飞过去。”一如当年分配战场的将军,让我觉得岁月真的倒流。我便顺着田埂一路跑,胳膊张开,像春天的蝴蝶。我触碰到那成熟的麦芒,不似爷现在的胡须,倒像早年爷的胡茬,扎手硌人。
爷说,一个人,一辈子,总有走到头的路,总有迈不过的坎,所以啊,人得挺着。麦子躺在镰刀下,麦粒要扎进土里,天地万物人为尊,人却在一场雪后,一声不响地随着岁月走远。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我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拾捡回来。爷爷,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一如岁月在脸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终生难忘。
爷说,人是岁月的痕,人扛不过岁月。其实,岁月扛不过人。因为我看到,辽远的大地上,麦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长,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涌动……
【点评】文章温婉如溪流,没有波澜壮阔,无声无息流过你的心田,让我们认识一个可亲可敬的爷爷。爷爷坚强、慈爱,在岁月中衰老,却带给我无尽的激励与思念。本来岁月流逝的话题容易给人留下伤感的味道,然而文章却给人一种力量,“其实,岁月扛不过人”。观点新颖,乐观,指引我们不断地奋斗、前行。
语言形象动人。“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比喻生动自然,对麦田的喜欢之情溢于言表。“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比喻贴切,也蕴含着对爷爷的无限深情。“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意蕴悠长,爷爷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终生难忘。
本题解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一条漫漫的长河,无论是创造的辉煌,还是平淡的生活,都是别在时间长发里的一枚发卡。岁月不会使辉煌蒸发,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留痕”是生活经历留在人们心中的火花,“留痕”常常催生思想的灵光,“留痕”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更是心灵的震颤。如果时间是一册书卷,那么“痕”就是这册书卷上一纸的墨香。如果时间是幽远的夜空,那么“痕”就是流星划过的美丽的弧线,划破寂静,也划过你的心房。
写作时要把这个抽象的“痕”具体化,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撷取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写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放开视野,剪辑历史的点滴组接成一幅画卷。关键是要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紧扣“留痕”,写出对自己心灵产生影响和启迪的人、事、物,写出你划过心底的印记。而这印记,将会伴随你成长,在你的生命中熠熠闪亮,他是前进的马达,是抚平你心灵褶皱的手掌,是你疲倦时的一杯茉莉菊花茶。永远在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让你暖暖地感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