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某班举办诗歌朗诵会,其中有下面三首诗歌。请模仿示例,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前后两个诗歌朗诵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不超过50字。(4分)
第一首诗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结束。
串联词1:离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战场,穿越历史烟云,我们来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康河河畔。下面请听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深情告白《再别康桥》。
串联词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戴望舒《雨巷》。
参考答案:
示例:挥一挥衣袖,告别柔美、静谧的康桥,让我们走进江南烟雨中的小巷,去邂逅一位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本题解析:
句式仿用 语句衔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语,使前后文连贯,衔接合理,符合人物心理与性格。
清代某私塾先生有四个学生。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
学生甲不多想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生生气地说:“你就知道玩!” ?
学生乙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 ?
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生不以为然地说:“此调停两可乏说,恰似汝之为人。” ?
学生丁灵机一动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参考答案:甲:看戏好?
乙:自然是读书好?
丙:书也须读,戏也须看?
丁:读书即看戏,看戏即读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划线熟语正确的一项是:
A.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B.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比比皆是,简直让人不堪忍受。
C.学校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文章中作者的嬉笑怒骂无不激起读者发自内心的共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参差不齐不能形容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特定的语意。(5分)
白春礼院士把“青年”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Y像小树,意味着青少年正处于发育发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 ; ;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但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还要直立行走;H像一个单杠,希望青年在工作之余,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地为国家民族作贡献。
参考答案:
(1)O像一个冉冉上升的朝阳,你们年轻人就像早上8、9点钟的太阳;(2)U像一个容器,年轻人在宝贵的求学时光中应该学到更多的知识,填充你们心灵的水杯,充实你们的头脑。(每点3分)
本题解析:提供的语言环境中,已经解释了三个字母的寓意,并且是按单词的拼写顺序解释的。所以空缺处应该依次是“O”和“U”的解释。从整个语段来看,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要体现出青年人的朝气和蓬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拥趸/打盹 梁山泊/淡泊明志 屏障/敛声屏气
B.鹬蚌/鬻爵独角戏/钩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
C.杂沓/挞伐血淋淋/呕心沥血牵强/强词夺理
D.殷红/氤氲练习簿/日薄西山觐见/场面劲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难认字、习惯误读字。A项分别读dǔn;pō/bó;píng/bǐng。B项分别读yù;jiǎo;mí/mǐ。C项分别读tà;xiě/xuè;qiǎng。D项分别读yān/yīn;bù/bó;jìn/jìng。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