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3-16 00:57:3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是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C.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D.张屠夫开的牛杂店,推出了多种新调制的美食,让衢城的美食爱好者可以过屠门而大嚼,尽情品尝。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暗送秋波:原意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含贬义。A东山再起:褒贬误用B匪夷所思:食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想到的。与“令人”重复。D过屠门而大嚼:心中羡慕而未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要饭吃。望文生义。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赋予 家具 侯门如海 宽洪大量 B.肄业 犟头 流觞曲水 落寞憔悴 C.契阔 防碍 凅澈之附 山清水秀 D.忤逆 酒肆 心智健全 奉为圭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洪——宏? B.无? C.防——妨 凅——涸 澈——辙?附——鲋本题考查同音词、近音词、形近字的书写和用法,应在平时注意这些词语的区别。C项“凅澈之附”有三个错别字。B项也没有错别字,该题版本有误,原题可能不是如此。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6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教人者,固以无有不教,为与善之公,而抑以有所不教,以待人之悟。故有所启焉,以开示其所未知,必待其有求通之志,而诚不能及之,自怀愤憾以不宁,乃一示以方,而欣然请事也。? (王夫之《四书训义》) 小题1:孔子和王夫之都倡导?的教育原则。教师“不启”“不发”的目的是?(此空请从第二段文字中摘录词语回答)。(2分) 小题2:综合这两段文字,说说上述教育原则的实施对学生提出哪些要求。请择取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启发诱导?待人之悟(或:求通) 小题1: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举一反三的悟性;有自主学习能力,会自主质疑,独立思考; 参考示例: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具有强烈的内驱力,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学习要能够举一反三,能够根据已知的部分推测未知的部分,能够根据已学的内容了解为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学习。
本题解析: 小题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故有所启焉可知,其倡导启发教育。目的是让人有所悟,能从中自己体悟到什么。而不是灌输什么,成为学习的机器。 小题1:提出很多要求,最主要的是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在老师的点拨下自己悟到知识和方法,悟到哲理。从而具有自己学习能力。答题时,要指出一点要求,然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具体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依照课文原句写几个排比句,写出故乡的特点。 原句: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仿句:但是,我的故乡却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宁静安详的村庄;潺湲清澈的小河;田园诗般绿树掩映的瓦房;青得能引发你全部生命豪情的田野(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夏季饮食有三忌:一忌不可吃湿热、辛辣的食物,二忌不可过量吃苦味的食物,三忌不可吃不洁的食物。 B.在新时期,微博是政府各个部门都无法回避的新舆论场,政府官员能否利用微博和民众沟通互动,既考验着官员的能力,也是广大网民所期待的。 C.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主要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等内容为主。 D.习近平的魅力外交几乎没有放弃每一个细节,一个自信从容、有情有义、真诚友好的中国领导人形象正在不知不觉地走进美国人心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成分赘余,“忌”与“不可”重复。? 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去掉“否”。? C.句式杂糅,改为“主要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等内容”或“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等内容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