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语言通顺,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5分)
①他是一个奋战在抗雪灾第一线的军人。
②他最终成为2008年中国南方抗雪灾史诗中一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③他以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普通的百姓。
④他热情奔放,多才多艺,如此地热爱生活。
答:
2、语言运用题 填空补写对联。
①迎新春春春春光明媚, 岁月火红。
②春光无限,且放千里目,大厦有阶, 。
③ ,倡八荣美德,教一群学子,拂两袖清风。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得益于中国廉价商品及食品的丰富供应,中俄边境居民的生活水平到今天为止基本上没有什么波动。
B.中国第一幅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月面图像,是由“嫦娥一号”卫星上的立体相机获取的图像数据处理、拼接而成的。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社会文明。
D.尽管中国奶业屡陷信任危机,但在越来越多消费者重视奶制品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仍旧呈现扩大趋势。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例句完成下面句子的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4分)
例句:北京与南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北京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南京便是着蝉翼薄纱的美少女。
现实与理想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是?,那么理想便是?。
5、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给记者设计问题。
记者:(1)
于丹:我觉得两千多年来,我们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误读过经典,把经典的力量
过分夸大。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这样一个哲学的思想体系,突然
之间被提升为通统治术,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急功近利。
后来儒学又被视作一个学术体系,让大家去尊崇它,膜拜它,它变成象牙塔里
的知识专属。我做的事情就想让每一个普通人,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后裔,知道它是存在于你血液里的一种文化基因,就可以用你个人的感悟、体验去把它激活,让它回到你的生活。
记者:(2)
于丹:贴什么我都接受,过去半部《论语》都治天下了,这是孔子想到的吗?它跟道跟释都成为宗教了,这是孔子想到的吗?《论语》在历史上被贴过太多的标签,我这种“心得”再贴点标签又怕什么呢?如果不停区徽,多累啊,我宁愿腾出时间去干点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