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法规虽然更科学更严密,但对执法犯法的官员仅处以三百元人民币的罚款也真有点儿罚不当罪的意思。
B.迄今为止,“火星环球勘测者”飞船搭载的照相机、热辐射频谱仪等设备的工作状况还是尽如人意的。
C.万众一心的神舟六号从发射到回收,不仅考验了中国的航天技术,也考验了这个国家管理大型工程的综合能力。
D.几个月前,“20%中国食品有毒”等类似报道突然连篇累牍地出现在美日欧等西方国家媒体主要版面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的“罚不当罪“指的是处罚过重,不合语意要求。B项的“尽如人意”多用于否定式中。C项的“万众一心”意思是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D项“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________,________;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小题1:请在横线处仿照上文补写一个例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小题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4分)
答:
?
?
参考答案:
小题1: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2分)
小题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针对材料揭示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看法)(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仿写先看清事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画瓢。一定要注意句式要相同或相似,然后看清楚有没有修辞手法。前一分句应突出“流行、时尚文化”;后一分句应突出“传统、经典文化”
点评: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评论性的题目,针对这个事件,人和人的观点可能不同,所以,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只要能针对这件事做出评论,而且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该题型要求在形式上字数上比短评更简短,在内容上比短评更精炼。点评者可以依据新闻内容,或鞭挞或褒扬,或鄙视或同情,要是非分明、立场鲜明地点明要害。考生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会读文段,也就是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好准备。其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再次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材料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最后还要注意点评语言的生动形象,尽可能给人耳目一新、新颖别致而又不失文采的感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根据下面一段话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三句话,构成一组排比。(4分)
母亲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我们的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往事像不曾加洗的旧底片,虽然暗淡却清晰地存放在母亲的脑海中,期待着我们将它放大。
参考答案:举例:我们何时说第一句话,我们何时跌倒了不再哭泣,我们何时骄傲地昂起了头。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影视艺术产生不过百年的时间,但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B.尽管喜爱环境科学的他每天都和实验仪器打交道,但这么高的仪器还是第一次看到。
C.“财富之城、成功之都”是成都的新名片,也是成都的魅力所在,引领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D.新一代轻型护卫舰“吉安舰”延续了中国海军中近海作战舰只注重反舰作战,以应对低烈度海上冲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B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他”置于关联词“尽管”之后,便不能再充当第二个分句的主语了,为了符合原意,应把第一个分句中的“他”改置于“尽管”之前。C句中的“引领”和“格局”不搭配。D句中的动词谓语“延续”缺少宾语,应在“冲突”之后加上“传统”之类的词语。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观察下面的图表,请就10年来中国、日本两国GDP发展的走势,从比较的角度,写两条结论性的语句。(4分)
参考答案:①近10年中国GDP持续快速增长,日本GDP在起伏中缓慢增长。(2分,前后句各1分)
②中国GDP总量至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2分, “2010年”1分,“超过日本”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