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3-16 01:10:45
【 大 中 小】
1、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7月16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时发出倡议,希望富人每年拿出20%的财富扶贫:百万富翁年捐20万元,资助100户人;千万富翁年捐200万元,资助1000户人;亿万富翁年捐2000万元,资助10000户人。 坊间对其“百万富翁每年拿出20万元”提出疑问。有网友发表意见说:现在身家百万的人根本不算富翁,在南京市区拥有一套近100平方米的房子,价值就超过百万元,若要还银行按揭则压力不小,年捐20万的说法有些勉强,真正应该捐款的是那些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也有网友表态:抛开贫富论,人人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中高级收入阶层享有一定社会资源,当更多履行社会责任,为弱势群体做些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首善”陈光标倡议百万富翁年捐20万引热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成语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易(改变)之论不刊(删改)之论不过尔尔(如此) B.无可适(去)从以己度(推测)人质(询问)疑问难 C.登峰造(创造)极怨天尤(责怪)人缘(攀援)木求鱼 D.引(拉长)吭高歌寡廉鲜(少)耻家徒(只有)四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登峰造(达到)极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B.流感肆虐之时,我国传统中药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临床常用的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连翘配制而成的。 C.如今,“中国”已经不仅是一个显示希望和活力的名词,而且是一个国家的称谓。 D.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应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离,逐步建立起以统考为主、多元评价和分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招生制度。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A连词误用,“和”应改为“或”,表示两者中间任何一种都“ 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另外,与“无论”照应,也只能用“或”。 B.句式杂糅,“主要成分”和“配制而成的”只能保留一个。C.逻辑关系不清造成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后的内容应调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科协举行的以“中医养生”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医专家坦言,不仅如何辨别养生真伪困惑着老百姓,也困惑着业内人士。 B.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9日,我国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C.国家发改委在7月初对违规企业开出高达百万元的罚单后,绿豆价格应声而落,不过,绿豆的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回落、稳定后,本周再次反弹。 D.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的最主要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语序不当,“如何辨别养生真伪”应置于“不仅”前。B项表意不明,“大部分地区”表意不明。 C项把“在”提到“国家发改委”的前面。所以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代自然科学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B.凤凰古城收费后引起轩然大波,景区该不该收费,门票收入用来干什么,谁从门票收入中得益,一时成为人们争论、质疑的焦点。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庭审会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面对被告律师的无理狡辩,公诉人用大量的事实振振有词地逐条反驳,最终让对方哑口无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辨析近义词,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一定要切合语境。质疑,提出疑问。A“不止”应为“不只”;C.指日可待:一般是好的愿望;D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并不表示理由充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