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3-16 01:12:30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险(xìn)
腾(zhē)
临(bīn)
长歌哭(dàng)
B.渔(fǔ)
(xuè)
(yàn)
身不恤(yǔn)
C.自(jīn)
(hái)
首(jī)
樵苏后(cuàn)
D.薄(fěi)
负(bèi)
然(jiào)
力能鼎(gāng)



2、改错题  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10月12日隆重在江苏南京开幕。
②开幕式上开展了大型文体表演“时代交响”。
③十运会提出了“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主题口号。
④本届运动会共有46个代表团的9 985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
⑤十运会既是第一次采取申办方式确定承办单位的全运会,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最后一届全运会。

序号
病因
应修改为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华网转载《新闻晨报》报道,日前,央视和一些地方电视台开始在节目中屏蔽外文缩略词,例如“NBA”、“CBA”、“F1”等,改说赛事中文全称。此外,“GDP”、“WTO”、“CPI”等词也进入“整顿”范围。
  材料二?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证实,广电总局一周前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在电视节目中屏蔽外文缩略词的要求,你有何看法?请阐述理由。(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题    下面的图表显示的是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区域,国民的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趋势。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从整体来说,?A?,但这种增长并非是线性的。从年生产总值与媒介接触种类的变化关系看,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年生产总值少于1000万元),国民的媒介接触种类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B?;在经济发达区域(年生产总值超过5000万元),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又带来国民媒介接触种类的急剧上升。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发达程度后,国民媒介接触种类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题  请你认真阅读下面文段,仿照前面的店名,结合上下文,为后面的小店分别取一个店名,要求:符合该店特点,生动形象,又能很快被大家记住。(3分)
成都某茶坊,在大门上方悬挂一大牌匾,上书龙飞凤舞的“圆茗缘”三字,既有前世今生的厚重,又有一见钟情的命中注定。
学校后门不远有家理发店,小老板是个光头,为人风趣,居然给理发店取了个“    ①  ”的名字,店名与他的形象真是绝配。
楼下新开了一家舞蹈学习班,店名特别猛,叫“     ②   ”。
一家卖卤品的小铺,取名叫“     ③   ”,展示了店家对古典名著的研究以及对自己的卤制品的自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