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3-16 01:23:20 【

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小题1: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蜀道难》)
小题2:??,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小题3:大弦嘈嘈如急雨,?。(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5:??,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小题6: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小题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孰能无惑?(《师说》)


参考答案:
小题1:可以横绝峨眉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小题2:无边落木萧萧下
小题3: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题4:别有幽愁暗恨生
小题5:沧海月明珠有泪
小题6: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7: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本题解析:这几句默写,背诵出来问题不大,但这几句中都有一些最容易写错的字,都应特别小心。如“颠”“萧”“砺”会因增添笔画而写成他字,“幽愁”会因不了解这个词的意思而写成现代汉语中的同音词而出错;“知”和“受”因不注意这两个字是通假字,会因音而写成本字而出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题)
小题1:?,不亦君子乎?(《论语》)
小题2:?,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小题3:明明如月,?。(曹操《短歌行》)
小题4:?,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5: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6:?,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7:?,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小题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
小题1:人不知而不愠?
小题1:浩荡离愁白日斜?
小题1:何时可掇?
小题1:榆柳荫后檐
小题1:迷花倚石忽已暝 ?
小题1:休说鲈鱼堪脍?
小题1:民生各有所乐兮?
小题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所以要注意易错字。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乌鸟私情,?
小题2:倚南窗以寄傲,?
小题3:?,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小题4:世与我而相违,?
小题5:?,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6:?,俯察品类之盛。
小题7:闾阎扑地,?。舸舰弥津?


参考答案:
小题1:愿乞终养。
小题1:审容膝之易安。
小题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小题1:复驾言兮焉求?
小题1: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1:仰观宇宙之大。
小题1: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句1分,每错一字扣1分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周《逍遥游》)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抚孤松而盘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